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1-10每小题1分,11-30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报导,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272.该元素的质子数为()A.111B.161C.272D.4332.将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反应的类型为()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聚合反应D.置换反应3.目前使用最多的气体石化燃料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CO4.下列能构成原电池的一组装置是()A.B.C.D.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A.C3H8+5O23CO2+4H2OB.CH4+C12CH3C1+HClC.nCH2=CH2D.+3H26.下列微粒中,属于阴离子的是()A.含11个质子、12个中子、10个电子的粒子B.含18个质子、22个中子、18个电子的粒子C.含17个质子、18个中子、17个电子的粒子D.含17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的粒子7.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硫酸B.碳酸C.醋酸D.一氧化碳8.判断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磷B.钙C.铁D.碘9.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气B.溴水C.NaOH溶液D.酸性KMnO4溶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需要看反应物和生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而且都表现为热量变化11.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和乙醇,有效的处理方法是()A.蒸馏B.水洗后分液C.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D.用过量氯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12.下列关于元素性质对比正确的是()A.金属性:K>Na>CsB.稳定性:SiH4>H2S>HClC.酸性:H2CO3>H2SiO3>HClO4D.非金属性:Cl>S>P13.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14.分子式为C4H10的烃共有()A.2种B.1种C.3种D.4种15.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16.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C和CB.红磷和白磷C.丁烷和异丁烷D.K和Ca17.下列各物质中,一定不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A.C5H10B.C4H8C.C3H6D.C2H618.将盐酸滴在大理石上,不能使反应最初速率加快的是()A.盐酸浓度不变,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B.盐酸浓度增大一倍,温度不变C.将大理石粉碎成粉末D.盐酸浓度不变,用量增大一倍19.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气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20.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Y>ZB.X>Z>YC.Y>X>ZD.Y>Z>X21.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2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馏B.干馏C.蒸馏D.萃取23.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淀粉和葡萄糖B.蔗糖和纤维素C.淀粉和纤维素D.果糖和葡萄糖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油脂有油和酯之分,但都属于酯25.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水俣病⑦潮汐⑧大脖子病⑨水华.A.②⑨B.⑦⑧C.⑥⑦⑧D.②⑤⑦26.为鉴别某白色丝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A.滴食盐水B.滴盐酸C.滴酒精D.灼烧27.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SO2的反应速率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B.SO2的物质的量等于SO3的物质的量C.SO2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D.SO2的百分含量是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