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下学期高一化学暑假作业(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总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NH4HCO3晶体、固体I2受热均能变成气体C.S与Fe、Cu反应均生成低价态硫化物D.ClO-S2-、H+均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2.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FeCl2B.Na2OC.H2SiO3D.Fe(OH)33.以下六种饱和溶液①Ba(NO3)2②Ca(OH)2③Na2SiO3④NaAlO2⑤Na2CO3⑥H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4.下列关于反应原理及对应的说明表述正确的是A.BaCO3与所有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表示为BaCO3+2H+=Ba2++H2O+CO2↑B.工业上用于刻蚀铜制的印刷电路板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Cu=Cu2++Fe2+C.SiO2+C=Si+CO2↑是工业制取粗硅的反应D.由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可知,向新制氯水中通入SO2气体溶液的pH会减小5.CaCO3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通过反应生成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和SO2均可以漂白有色物质,且漂白的原理相同B.由SiO2+Na2CO3Na2SiO3+CO2↑可知,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C.工业上,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人NH3达饱和后,再通入CO2制NaHCO3D.制取玻璃、纯碱和漂白粉所涉及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6.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③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过量的氨水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7.学生甲和学生乙完成了下列实验,其中实验现象完全相同的是8.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为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CO2气体(HCl气体),通过饱和的Na2CO3溶液D.SiO2(H2SiO3),加热10.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有关现象和解释均正确的是选项足量A甲中试剂乙中试剂现象解释ACO2Na2SiO3溶液BaCl2甲浑浊、乙澄清酸性:HCl>H2CO3>H2SiO3BCl2紫色石蕊Fe(SCN)3开始均变红Cl2溶于水显酸性CSO2品红溶液KMnO4均褪色SO2具有漂白性DNH3AgNO3溶液AlCl3现象相同NH3·H2O电离出OH-11.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SO3难溶于盐酸BAl放入浓HNO3中无明显现象Al表面被浓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产生白色胶状沉淀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1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13.(2015秋•烟台期末)向盛有100mLNH4Al(SO4)2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Al(SO4)2的电离方程式为:NH4Al(SO4)2NH4++Al3++2SO42﹣B.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C.反应过程中SO42﹣的浓度始终保持不变D.由图象可知所滴NaOH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往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说明该溶液一定不含NH4+B.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混在NaCl固体中的NH4Cl,说明NH4Cl会升华C.SO2气体和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两者均有强氧化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H2、Cl2、SO2等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e2O3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B.Na2SiO3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C.CH3COOH俗称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D.SiC俗称金刚砂,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16.向27.2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