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一、心理健康述要(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而且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包含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意义。(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1、自觉--勤奋学习,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2、自信--对自己充满信心,情绪乐观稳定,善于避免消极情绪,心胸开阔,充满朝气。3、自持--积极、向上,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行为具有一贯性和统一性。4、自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5、自爱--正视自己,悦纳自己。无论长得美丑,有无缺陷,能力高低,都能悦纳自己。6、自尊--有友谊感、责任感,善于与人交往。7、自强--有理想、有追求、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相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有意义,能树立远大理想。8、自制--能较好地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遵守学校纪律,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能经受各种挫折和打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依据心理功能受阻的程度,一般分为三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1、心理问题是指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心理失衡现象。如因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很高,可以说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是产生了心理问题的人其心理功能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些问题经过别人的帮助或自己的调节很快就能得到解决。2、心理障碍是心理功能发生局部障碍的表现,其原因多与自我调节水平下降有关。产生心理障碍的人通常会在从事某些活动时有一些明显的不适表现,反应方式出现异常,适应水平显著下降,因此活动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有各种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通常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几,这些人必须借助别人的指导和帮助才能恢复健康状态。3、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的表现,通常是因为外部刺激过程或心理严重失调所至。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在心理与行为上都已属于异常范畴,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已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从事各种活动的能力已部分或大部分丧失,基本上已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数在总人口中大约占2%左右,这些人都是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至于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同学可以采用到心理咨询室咨询等形式以求得良好的帮助。心理咨询员将倾听你的诉说,为你提供相应的对策,并严格为你保守隐私和秘密。(附:我校心理咨询室设在披云楼二楼)注意:心理疾病绝不可以自我诊断,自我诊断是危险的!心理健康这门学科,最忌讳的是自己轻率地给自己下结论。二、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一)什么是情绪?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包括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及生理唤醒等内容。(二)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中学生应该注意学习排遣不良情绪,培养健康的情绪,从而促进学习的进步。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应该注意提出合理而切合实际的需要。2、要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3、提高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具体办法有:⑴对挫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随时准备接受挫折的考验。⑵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应该保持冷静和镇定,及时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认真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制定改变困境的措施,使自己尽快积极行动起来,改变现状。⑶“失败是成功之母”,把挫折经历当做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4、运用自己的理智和意志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具体的方法有:⑴言语暗示法:运用积极的言语暗示帮助人控制和调节情绪。⑵转移注意法:当人被某些不良情绪所困扰,处于情绪的低谷时,暂时撇开或回避这些导致不良情绪的事和环境,从苦闷中解脱出手,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感兴趣的、积极有益的活动中去,以保持愉快的心境。⑶放松训练法:运用一些简单的自我放松方法。比如:在学习间歇时闭目5-10分钟,同时深呼吸10-20次,可以增加大脑的氧气供给,缓解紧张情绪。⑷合理渲泄法:通过合理的渲泄来帮助排遣不良情绪。比如,可以向知心朋友、父母、老师等人倾诉自己的苦恼,一吐为快。如果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或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秘密”,也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