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启东市天汾小学教案设计者:田军华课题调整幻灯片并设置背景总课时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方法:(1)掌握在浏览器视图下浏览幻灯片的方法。(2)学会使用背景、模板及配色方案美化幻灯片的方法。二、操作与技能:(1)能根据需要对幻灯片进行移动、复制及删除。(2)通过对比三种设置背景的方法,能够根据需要作出相应的选择三、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背景的设置,感受信息技术的特殊美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幻灯片的调整方法及背景设置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设置彩色渐变背景的方法。教材分析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美化幻灯片内容的总结,又是对后面更多幻灯片操作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引领。学生们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建立起成熟的演示文稿的概念,并从中了解信息处理的条件和方法。在老教材中,本课内容是分2课时讲的,1课时《调整幻灯片》,1课时《设置幻灯片背景》,而在新教材中合为1课时,在我上课过程中能体会到这样安排的优势,内容较紧凑了,学生可动手操作的内容也丰富了,不像以前单独将《调整幻灯片》作为一课上时感觉到没太多内容,学生没太大兴趣,这是一个变化。在教学设计里,我也将一些内容稍微做了调整。首先是“视图按钮”的介绍,我没有像教材里一样一上来就直接介绍,而是通过学生调整幻灯片的过程中穿插进去,这样介绍就不会感觉突兀,也能给学生一个自己观察、发现的机会。其次“复制幻灯片”这个知识点我也没有生硬地指定学生复制哪张,而是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配上自己喜欢的古诗再复制、修改、创作一张幻灯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第三,我将“用背景对话框设置背景”与“应用设计模板设置背景色”知识点的讲解顺序做了一些调整,“应用设计模板设置背景色”和“应用配色方案”较简单所以放在前面讲,这样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学生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也利于教师掌控学习环节教法建议一、任务驱动法这是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的最多的教学方法,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三个任务,任务一主要针对的是调整幻灯片内容,任务二主要针对的是设置背景的内容,还有一个拓展延伸部分设计小树认养牌的内容针对的就是本课重难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作。“任务驱动法”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你的教学目的直接地传递给学生感知,且任务环环相扣,学生可以逐步提升。二、自主探究学习法。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的知识点比较容易,所以我就设计了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例如:调整幻灯片的方法,相对而言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自学教材寻找调整幻灯片的方法;视图按钮这个知识点,我没有直接向学生介绍,而是选择让学生在调整幻灯片的过程中发现视图浏览的方法,自主探究、自己解决问题。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在各个创作环节都给予学生自己选择自主创作或者和同学协作完成的空间,苏教版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启东市天汾小学教师只是从旁引导或辅导,引导学生创作方法,但并不限制学生的创造力。教学媒体网络教室、PPT课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设想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已经学习了许多古诗了吧,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背诵一首。生:江南春……师: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学生回答:……)今天呢老师也带了几首诗,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打乱顺序的“任务一”演示文稿。【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分析每张幻灯片描写的景物和季节。师:我们看到这四首诗内容是和季节有关的,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师:问题很容易发现,我们看到这四张幻灯片的顺序有点乱,并没有和一年四季相对应,你能帮老师调整一下么?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观察,自己发现问题并思考。任务探究二、任务探究(一)、调整幻灯片任务一:请同学们将打乱顺序的古诗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调整。【教师活动】:将学生素材中的“任务一”发放到学生桌面。师:请大家打开“任务一”演示文稿,调整幻灯片顺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