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归纳总结,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②通过回顾学习,能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③通过自主学习,能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④通过比较和讨论,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⑤结合实例综合分析,能阐明细胞呼吸的原理、本质和意义,并能举例说明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单导学,自主单反馈,以自主互动的过程式教学,掌握细胞呼吸的方式、原理和本质,并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汇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感受与他人合作的愉悦。②通过学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③通过实例综合分析,增强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2.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将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1[新课导入]教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哪种有机物呢?学生:ATP。教师:很好。那么ATP在生物体内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呢?学生: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的呼吸作用。教师:那究竟什么是细胞呼吸呢?请同学们将活动单拿出来,根据活动一中交代给大家的几种细胞呼吸的方程式,请前后四位同学为一小组,讨论总结细胞呼吸的概念。活动一: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下面是几种细胞呼吸的方程式: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根据上面的方程式,总结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教师:细胞呼吸又有哪些方式呢?(提醒:根据细胞内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是否有氧参加划分)学生:根据细胞内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是否有氧参加,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教师: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哪儿?学生:略。教师: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回顾一下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大屏幕上的这幅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那么图中的英文名称对应的中文名称分别是什么呢?活动二:回顾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任务:(基质)(嵴)(内膜)(外膜)(1)在上图英文名称的上面写出中文名称。(2)线粒体中的内膜具有较大的膜面积,其意义是什么?答:可以为酶的附着提供更多的位点。(3)线粒体的功能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根据“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从其结构上看是由于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2酶酶酶教师:有氧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3—94页相应内容,结合活动三中的图解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活动三:学习有氧呼吸的过程阅读教材相应内容,结合下面的图解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1)在上面的图解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字并填上各反应进行的场所。(2)根据图解写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式及总反应式。第一阶段:C6H12O62CH3COCOOH(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H3COCOOH(丙酮酸)+6H2O6CO2+20[H]+少量能量(2ATP)(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6O2+24[H]12H2O+大量能量(34ATP)(线粒体内膜)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38ATP)(3)总结:发生在线粒体中的反应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有氧呼吸中有氧参与的是第三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第三阶段;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经有氧呼吸可以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大约只有40%的能量被转移到ATP中,其余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4)概括有氧呼吸的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