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政治试卷(文)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是文化不断发展的历史,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据此回答1-2题。1.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说明()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2.经专家认定,六千多年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就是汉字的雏形。从文化的角度看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④汉字的发明,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葫芦娃,七个葫芦一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欢快熟悉的旋律响起,往昔岁月一一浮现,少年时代的回忆展开了它温馨美好的画卷。回答3—4题。3.小时候的动画片能令我们的回忆纯洁而幸福、一生难忘,这是因为()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B.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文化活动来进行的4.现在的孩子同样看着动画片长大,《喜羊羊和灰太狼》热播后,有人喜欢临危不惧又吉星高照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也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这说明()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D.文化产品对人的成长有深远持久的影响5.端午节的习俗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延续了几千年,这体现了文化具有()①继承性②相对稳定性③多样性④包容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中国作为文化泱泱大国,千年文明给后人留下了丰硕的文化遗产,长城、瓷器、书法等一个个“中国符号”闻名于世。据此回答6-7题。6.这些“中国符号”()①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是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载体④当今仍然为社会引领风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我们要用现代技术来发展优秀传统文化8.2010年8月1日,“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定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这是因为:()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③各种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专心爱心用心1④各种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②文化具有继承性③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源于社会实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了新的变化,网络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网民队伍日渐庞大。据此回答10-11题。10.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QQ等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11.网络改变了很多东西,如“酱紫”“:P”“顶”等网络语言将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等杂糅在一起。对于网络语言泛化现象出现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反映了实践的发展变化②信息网络技术对文化传播的推动③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④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又对汉语形成某些冲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2.“夸张的表情、抽风的歌词……”歌曲《忐忑》风靡网络,老少皆乐。评价网络文化性质及其作用的正确标准是()A.是否流行和时尚B.是否经典和规范C.是否高雅和诙谐D.是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