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件VIP免费

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件_第1页
1/16
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件_第2页
2/16
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件_第3页
3/16
第2课苏联的崛起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苏联的全称是什么?它成立于哪年?苏联的全称是什么?它成立于哪年?苏联成立(1922年)【新课引入】俄国国家名称的演变俄国(沙俄)(1703-1917年)苏维埃俄国(苏俄)(1917-1922年)苏联(1922-1991年)俄罗斯(1991年—至今)【自学指导】(阅读课文P7--9,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书本画出答案)1、列宁逝世后,苏联确立了怎样的经济建设路线?为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实施什么建设计划?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取得哪些的建设成就?3、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什么?4、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有何弊端?5、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背景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斯大林这表明斯大林认识到什么问题?内:自身相对落后外:被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包围2、苏联的经济建设路线: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实现农业集体化(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14大15大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一五计划(1928—1932)二五计划(1933—1937)三五计划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因大战爆发,三五计划中止(1938—1942)3、苏联的经济建设计划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斯大林这番话强调发展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二战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建成了6000多家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基础很差、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苏联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有过的。所以,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也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⑴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⑵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⑶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⑷国防力量和国际地位迅速提高。02468101214161913年1940年重工业增长轻工业增长农业增长弊端:片面地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难以持续健康发展。这图片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端弊?苏联的经济发展情况二、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建设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1、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模式的特点:⑴政治上:党政不分个人崇拜⑵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实行计划经济民主与法制匮乏家长制作风盛行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3、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⑴阻碍民主与法制建设⑵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⑴利:⑵弊:⑴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⑵为苏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⑶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思维拓展】⑴建设应从本国国情出发;⑶注意合理、稳步发展国民经济;⑷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⑵重视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小结巩固】一、理想与成就二、斯大林模式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主要成就:概念:特点:弊端:民主、法制匮乏;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政治:高度集权;经济上:行政手段干预经济(计划经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2课苏联的崛起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