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观察、想象、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激发对山川的热爱及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古诗,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2.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教学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2.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教学课时:2——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独坐敬亭山》,掌握生字词,理解大意。背诵此诗。教学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2.有感情地朗读,默写《独坐敬亭山》。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一定带我们去过祖国不少风景秀丽的地方,能简单说说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吗?今天,我们就跟着李白从《独坐敬亭山》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二、学习《独坐敬亭山》1.教师范读。2.划出节奏。3.学生自读,读通诗句,认识生字。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亭——指导读准后鼻音;谙——暗:区别音、形、意。4、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5.汇报解决疑难。6.赏读交流(1)自由朗读,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及喜欢的原因。(2)师生互动,共同欣赏诗歌。a.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b.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c.在李白的眼中,山川事物是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你能发现这样的诗句吗?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拟人的表现手法)。7.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8.背诵全诗。三、拓展学习李白的其它写景诗歌。《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四、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有何收获。五、作业:1.抄写生字。2.熟读、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景孤云独去闲。美相看两不厌,情只有敬亭山。孤单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