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单元主题: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单元学习内容:《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英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富有时代感的诗歌,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的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体裁不一,有叙事性的散文,有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抗日英雄的事迹,也有诗歌,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本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因此在备课时应把整组教材作为一个整体,注意单元中各学习内容之间的铺垫和照应。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会认33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领悟文章表达的持点,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学时,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想象,体会句子的含义,从而受到教育。教学措施及手段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2、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3、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4、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1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难点: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1)充分预习课文,完成自学题;(2)根据自己的需要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如:文字、图片、音像资料。2.教师:多媒体课件(配合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理解的图片、资料、文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国庆庆典,积淀情感:1、09年的国庆大阅兵,给你的最大震撼是什么?2、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创造了无数奇迹,铸就了无数辉煌,同时也遭受了无尽的屈辱!奥运的成功举办、神七问天都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盛。可以说今天的中国让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然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费力抗争的历史。二、阅读导读,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三、由图导入,读好课题。1.(ppt)知道这些照片拍自什么地方吗?(板题:提示两个“圆”“园”的不同)看这两幅废墟图,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些感受源于一个词──毁灭(板书,指导学生注意笔顺)。从题目看,重点写的是什么?理解“毁灭”后再读课题。四、初读课文,总体感知。1、想走进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吗?想去倾听它的心声吗?那就自由的朗读课文,自由的去参观,自由的与它做心与心的对话吧!记住在书上留下你"参观"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做记号.并且可以加上批注)2、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进行自主学习。3、交流、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