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物质实验现象酚酞试液溶液变红NH4Cl溶液Na2CO3溶液无明显变化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第十一单元第一节《常见的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若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由Cl()A.观察KCl溶液的颜色﹣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2.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A.食盐B.火碱C.草木灰D.生石灰3.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BaCl2溶液、Ca(OH)2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取三等份质量的X溶液,分别加入酚酞试液、NH4Cl溶液、Na2CO3溶液,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X是()A.稀盐酸B.BaCl2溶液C.Ca(OH)2溶液D.NaOH溶液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餐具上的油污可以利用加有纯碱的热水进行清洗B.用炉具清洁剂除去自来水管上的铁锈C.冬季用燃煤取暖时要在煤炉上方加装烟囱,防止一氧化碳中毐D.为保护金属资源,应合理开采矿物,并限制稀土等重要金属资源的出口5.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FeCl3NaOHHClKClB.BaCl2Na2SO4Na2CO3HClC.CuSO4NaOHKNO3BaCl2D.KClAgNO3HClHNO36.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KOH、Ca(OH)2、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氯化铜溶液B.紫色石蕊试液C.碳酸钾溶液D.酚酞试剂7.下列图象正确的是()①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CO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的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③表示向CaCl2(含少量HCl)溶液中滴加K2CO3溶液④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③④8.下列图象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C.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D.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9.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区别CO和CO2两种气体B.用稀盐酸鉴别氯化钠粉末和碳酸钠粉末C.用水区分NH4NO3和NaOH两种固体D.用水除掉生石灰CaO中的碳酸钙CaCO310.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①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②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③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④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水清洗。⑤卤水点制豆腐。⑥84消毒液漂白织物。A.③④B.②③C.②④D.⑤⑥11.如图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A.操作ⅡB.操作ⅢC.操作ⅣD.操作Ⅴ12.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A.B.C.D.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需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的是()A.Cu(NO3)2Na2SO4MgCl2HClB.FeCl3HNO3NaClNaOHC.BaCl2K2SO4Na2CO3KOHD.H2SO4KClBaCl2CuCl214.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开来的是()A.CuSO4BaSO4MgSO4B.AgNO3Na2CO3NaClC.Na2SO4K2SO4KNO3D.NaOHNH4NO3NaCl15.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aC12混合溶液中滴人Na2CO3溶液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向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16.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盐酸敞口放置B.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碳酸钙C.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蒸馏水17.在进行实验操作常用到下列基本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B.①④⑤组合可以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C.在进行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