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端午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端午节的习俗,了解传统节日。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会写生字生词,朗读课文。难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了解传统节日。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一:由传统节日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喜欢)2、能告诉我,你最喜欢过什么节?为什么?3、你们能知道这么多的传统节日,真了不起,我们很快就能过节了,谁知道是什么节日啊?(端午节)4、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要赛龙舟,挂艾草,还有挂香包,香包用五色丝线缠成,里面装着中药,可以防病健身。在端午节大家最喜爱的还是——粽子。5、每到端午节我们就要吃粽子,我们把端午节吃的粽子叫—端午粽(板书)二:走进端午,了解粽子1、复习生字词,课件出示: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红豆、鲜肉、带去、知道、据说、纪念。学生练读,带拼音读,去拼音练读。2、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他小时候外婆包的粽子吧!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通顺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3、了解粽子外形出示图片,两种粽子,一个剥开了,剥开的粽子雪白的,还有一颗红枣,包粽子的箬竹叶青青的)(1)想一想,课文那个自然段写出了这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那句话判断的?找出用横线画出来。(2)指导朗读,读好“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4、谁能说一说课文中描写端午粽外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从外到里)(1)出示西瓜图片,让学生观察,照样子仿写。西瓜外(),里面是(),中间()。(2)教师再让学生用从外到里的顺序描述火龙果。5、请同学们认真的再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在什么时候吃端午粽啊?请同学们把找到的句子画下来。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理解我们的都是谁,体会端午节要和家人一起过)6、了解粽子的味道读读第二自然段,端午节有什么味道呢?1.粽子闻起来怎么样?2.粽子的味道如何呢?(1)读句子体会闻起来一股清香(2)回忆与品尝粽子,体会又黏又甜,理解粽子的味道特点,仿写又…又…的词语。7、了解粽子的种类(1)除了红枣粽,外婆还会包什么粽子?(红豆粽、鲜肉粽)(2)你还吃过哪些种类的粽子,说一说?三、了解端午节的来历1、你们吃过这么多的粽子,真是小小美食家,那谁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阅读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2、你们知道屈原是什么样的人么?让我们一起回到20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去看看关于屈原和端午节的故事。3、观看关于端午节来历的视频。4、让学生们说一说观看后他们觉得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呢?5、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端午节要吃粽子,知道了粽子的外形、味道、种类,还知道了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出示图片,了解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