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7.1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世界需要青年的气质与担当李浩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日前在法国巴黎开幕,习近平主席致论坛贺词中的这些话,正呼应了“推动可持续发展,塑造全球公民”的会议主题。歌德有句名言,“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如今的青年一代,置身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双重语境,他们中的许多人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国际化视野,掌握了快速获取知识、信息的技能,既充满活力又锐意进取。他们立足当下,指向未来。前不久,航天“大力士”长征六号创造了“一箭二十星”的发射纪录,其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仅为34.5岁,科研一线的年轻人被誉为“中国航天最值得骄傲的财富”;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热火朝天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分会场,压轴活动便是“寻找30岁以下改变世界的创业者”。在不同领域里奔跑的青年群体,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青春,堪称青年最宝贵的资本。青年如同新鲜的血液、新生的细胞,其能力和影响往往超出预期。在中国,一个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三年,就有可能让整个村子的面貌发生改变。因为年轻,犯错的成本相对较低,总能找到改变自己、超越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因为年轻,可能性的空间总是敞开,常会迸发化腐朽为神奇的强大力量。但也应看到,现实中有不少年轻人,满怀梦想,但缺乏实现梦想的能力;渴望成功,却没有披荆斩棘的勇气。还有些年轻人嘴上满不在乎,内心却敏感脆弱;脸上写满世故,胸中遍布秋意。奋斗的青春最可贵,唯有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用行动成就理想,才能迎来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最终成为“人生之王”。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共有12亿青年人,其中87%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城市的角落,一些人可能在为下个月的房租而发愁;贫困的山乡,一些人或许还在跟饥饿作斗争。有网友自嘲,以前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则是“一代更比一代难”。“北漂”“蚁族”“毕业即失业”……这些关键词,刻录着新时代青春的艰辛,也提示全社会更应当信任青年、关爱青年,为青年群体多搭建平台、多提供机会,为其成长成才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当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阴霾久久不散,恐怖主义的威胁此起彼伏,气候变化的难题亟待应对,减除贫困的使命任重道远……今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呼唤青年肩负起重任,也更需要播撒青年的气质与担当。到2030年,预计全球青年人数量将增长7%。“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不仅仅是代际更替上的必然,意味着青年人迟早要掌握话语权,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另一层面上,也意味着青年人身上所富含的拼搏意识、挑战精神、创新活力等特质,必将更为深刻地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与走势。“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道路就是生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以青春作桨、让梦想为帆,不断涵养世界公民意识,更加坚定、清醒、有为,人类的美好未来必将紧紧握在青年自己的手中。(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青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当下的青年置身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双重环境中,其中许多人接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充满活力,锐意进取。B.青年的能力和影响往往超过预期,中国的一个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三年就有可能让整个村子的面貌发生改变。C.全球青年人,到2030年其数量预计将增长7%,这意味着青年人迟早要掌握话语权,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D.青年人富有拼搏精神、挑战精神、创新活力等特质,这些特质必将更为深刻地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与走势。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上所致的贺词,呼应了“推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