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协作体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扫描版)2014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答案4.B(A“辛弃疾的词”是“作家”主宾搭配不当。C“因为……的原因”句式杂糅。D不合逻辑,应该把“不仅”与“而且”后的内容互换。)5.D(“波洛涅斯”应改为“克劳狄斯”)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6.D(A原文中反问句表示否定,所以,“拿它来说人,不尊重;说自己,不严肃。所以让人尴尬”与原文意思相反。B、“屌丝”从网络到社会,都比“高富帅”“白富美”使用频率高。无中生有,原文无根据。C、原文中有“大概”表推测。)7.A(B、“说明他们很狭隘”过于武断。C、可见自认“屌丝”是有正能量的,推理不合理。D、强加因果。)8.D(“如临大敌”的只有“屌丝”,不包括“正能量”。)三、古代诗文阅读9.C(此处“竟”应该是表示结果的副词“终于”“最终”“终究”。)10.C(②突出李疑办事光明磊落、细心周全。④突出李疑不求回报。)11.C(“不取其报”是指“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12.(1)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得分点:“被”、“愿”各一分,“舍”词类活用一分。)(2)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面”,名词作状语,一分;“志”、“识”各一分。)(3)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被动句式一分;“死”,使动用法一分;句意一分。)13.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翻译:早前,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看重他,把他当朋友对待,握着(朱)晖的胳膊说,“准备把妻子托付给朱先生”。(朱)晖因为(张)堪已经是名人,所以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之后(二人)再也没有见个面。14.(1)①视听结合:从听觉写声:“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从视觉写色:“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从嗅觉写味:“细细香”香气绵长。②远近结合: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一所墙院周围。③动静结合:三四句写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意境清新淡雅。(答对两点即可,手法两分,分析两分。考生答“映衬”,“拟物”,“绘形、绘声、绘色”亦可,须言之成理。)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6.AC(A“史铁生也和常人一样软弱和无奈”错。C“对被物质世界迷惑的人们批判之情”错)17.参考答案:①史铁生的离世是一个重大的公共文化事件,我们的文坛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作家,这一空白,无法填补。②史铁生的精神行迹,给无数身处痛苦绝境之中的世人以安慰、以坚持的力量。他的离世形成的这一精神空白,无法填补。(一点2分,两点4分)18.参考答案:①引用部分真实地写出了史铁生对生命的依依不舍,读来震撼人心。②引用部分与开头“他的离去形成的空白”呼应,强化了人们对他离去的不舍之情。③为后文“他的灵魂实现自由奔跑”的感慨做铺垫。(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19.参考答案:理解:史铁生是精神的胜利者,他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战胜生活的磨难,实现了灵魂的超越。探究:史铁生为了实现灵魂自由奔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①扼住命运的咽喉:21岁两腿瘫痪的他,在经历了“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我干吗要写作?”的痛苦挣扎后,决定“活就要活出价值来,”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朝梦想的方向勇敢前行。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史铁生生命虽然短暂,但他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在于造福于人类和他人。他死后把肝脏移植给别人,延长了别人的生命,给别人带去了幸福。③微笑面对生活:命运对于史铁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双腿瘫痪,病魔折磨得他死去活来,但“他常常面带微笑”,寻找自己的尊严和欢乐,努力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