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历史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最符台题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人答题框内。每小题3分,共60分)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A.唐高宗统治初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初期2.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治世”史实?A.秦始皇B.唐太宗C.唐玄宗D.明太祖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在A.汉朝B.唐朝C.元朝D.南宋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B.西周C.秦朝D.元朝5.“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雍正帝D.乾隆帝6.以下关于清朝前期疆域四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东到太平洋B.南到南沙群岛C.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D.北至西伯利亚7.“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A.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对外贸易8.右图所示巨著的作者是A.孔子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9.以曹、刘矛盾为主线,出色描绘了当时大规模的政治军事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10.徐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朝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交子”。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1.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界的陶器艺术珍品是A.唐三彩B.青瓷C.白瓷D.青花瓷12.民间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A.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能够成熟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C.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米仓D.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粮食不容易成熟13.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赞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纸币最早出现于A.北宋前期安徽地区B.南宋后期山两地区C.北来后期河南地区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14.观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到A.唐代的社会生活面貌B.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C.宋代的社会生活面貌D.明代的社会生活面貌1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古代,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今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是在A.元朝B.唐朝C.宋朝D.隋朝16.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7.王选被誉为“当代毕异”。北宋毕昇发明了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18.“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美洲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I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的A.鉴真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19.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20.哪位诗人的诗被誉为“诗史”?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陆游二、材料分析题(21题l6分,22题12分,23题12分。共40分)21、(16分)材料: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2001年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从“唐蕃会盟碑”到“民族团结宝鼎”,历史就此跨越了一千多年。人们在历史中见证了汉藏人们团结友好的事实,同时也见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不容置疑与更改的事实。(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说唐与吐蕃交往的重要史实。(6分)(2)举出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重大措施。(6分)(3)依据材料,指出“唐蕃会盟碑”与“民族团结宝鼎”所包含的相同意义。(4分)22.(12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蜿蜒的陆海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交往的纽带:遥远而神秘的东西方国度,留下了中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