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这说明了()A.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B.高尚的情操高于一切C.个人的前途命运无关紧要D.祖国利益与个人利益毫无关系2、当一个人能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就会时刻()A.关心个人的自由与发展B.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C.为祖国为人民服务D.把个利益放在祖国利益之上4、记得邓小平同志说过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可见邓小平在正确处理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关系,做到了()①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出发点②既要考虑祖国的需要,又要考虑自身的条件③个人利益和祖国利益之间会经常出现矛盾④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联系起来A、①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③④5、我国著名的科学家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后,克服了重重阻力和困难,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他之所以回国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A、他在美国受到了迫害和歧视B、他在美国的生活非常困难C、在美国没有进行科研的条件D、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6、中学生爱国要体现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以下不属于爱国的实际行动的有()A、爱护国旗,认真参加升旗仪式B、每天关注时事,关心国家大事C、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小发明和小创造活动D、坚决反对藏独立分子分裂中国7、成长早就由以前的“自古华山一条路”变成了今天的“条条大道通罗马”。既然是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么就要充分尊重个性,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走个性化的道路。对其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B、当今时代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C、“应试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D、只要发挥所长,每个人就能焕发出光彩,从而获得成功。8、伟人马克思的杰出贡献主要在于他()①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②实现了对理想的追求③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④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9、理想有崇高与庸俗之分,崇高理想的出发点是为了()A.追求个人享受B.祖国和人民的利益C.个人的前途D.家庭的幸福10、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建设和谐社会B.解放和发展生力C.实现共产主义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很不寻常的30年,30年来,共产党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始终是()A.社会主义理想B.小康社会理想C.共产主义崇高理想D.个人理想12、“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①我们的最高理想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之一③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④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历史使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3、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些话实际上是强调()A.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B.牢记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C.天上会掉馅饼,人要守株待兔D.人生在世,吃穿二字14、2008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试运营通车,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投资、自行建造的,工程创6项世界或国内之最,用钢量相当于7个“鸟巢”,可以抵抗12级以上台风。这充分说明()A.中国已成为技术一流的国家B.中国人有敢于创新和艰苦创业的精神C.我国善于借鉴外国经验D.我国“三步走”战略早经实现15、2008年6月27日比尔·盖茨虽然退休了,但是比尔盖茨所说的话——如:“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实现理想必须动手去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却始终存在于我们心中,这些话告诉我们()A.只要动手去做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B.任何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艰苦奋斗C.有无理想并不重要D.只有勤奋敬业、扎实苦干,还不能实现理想,还必须有钱16.下列已经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A.自然资源B.人才C.劳动力D.土地17、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井需要压力,人不需要B.只有过度加压,井才出油,人也一样C.人生需要适度的压力,学习也样D.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压力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