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巴金小狗包弟巴金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2、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3、感悟巴金对人性的呼唤和讴歌。作者介绍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官宦家庭,2005年10月17日于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珍爱未来,所以我们反省过去!反省过去,是为重建精神家园!有一位感动中国的伟大作家,他把心交给了读者,在他101岁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就是巴金,一位世纪老人,一位文学巨匠,一位精神的拓荒者和领路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巴金——2020世纪中国的良世纪中国的良心心!!巴金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灭亡》(第一部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散文集:《随想录》(5集)《新声集》、《赞歌集》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春天里的秋天》作品介绍巴金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小说创作逐渐转向散文创作。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经历“文革”后,思想又有了新的认识,感情更内敛,一部拷问自我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随想录》闪烁着一个历经苦难的世纪老人的智慧和人格的光芒。该作品1989年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相关图片旁边的小狗就是巴金作品中的“小狗包弟”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这是一个凄婉的故事,题为《小狗包弟》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引子:艺术家和狗的故事(1)开端:包弟的来历(2)发展:七年相处(3-6)结局:一朝离别(7-10)尾声:真心忏悔(11-13)整体把握梳理文章找出文中表达情感的句子,想一想作者从包弟的故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作者的情感流程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与包弟亲密接触:欢快不知如何安排包弟:忧虑刚送走包弟:轻松送走包弟之后:沉重至今不能释怀:歉意整体把握•请你找出本文的“文眼”:★提示:文眼——是指最能反映文章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的关键句子。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⑴能否将“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中“认识的”三个字去掉呢?•不行。我们要注意这句话的语言环境。一位艺术家被“造反派”批斗,毒打,游街示众,变得“半死不活”,这时候,稍有人性的人都会怜悯,救治他,更不用说“认识的”人了。现在连“认识的”人都“掉开头去”,揭示了“文革”已将人的心灵扭曲,或者说人们慑于“造反派”的淫威,不敢救治艺术家。而就在此时,艺术家邻居的小狗却奔了过来,“亲热地叫”“扑”“闻”“舔”“抚摸”,是非颠倒的岁月,人的良知竟不如狗。所以“认识的”三个字万万不可去掉。请画出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包弟是一条怎样的小狗?作者为什么反复写包弟对人的友好和依恋?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它越乖巧可爱,越能衬托作者对它离去的不舍与怀念;为结尾写作者深深的痛苦和忏悔埋下了伏笔。理解与归纳理解与归纳包弟的结局是什么?•被人送上了解剖台,活生生的被解剖了。无论小狗包弟怎样可爱与聪明,它仍然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文中除了写“我”与包弟的故事外还写了哪个故事,作者的用意何在?艺术家和小狗内容上:反映那个时代人和人的关系竟不如狗对人的信任和友好,以狗性衬托人性,反省自我,深化主题。结构上:作铺垫,引出下文。狗的忠诚我和包弟人的背弃对比造成小狗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了解背景:了解背景:““文革文革””那些事那些事文革十年文革十年“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林彪、江青等人,组成两个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的错误,背着他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多少无辜的人惨遭迫害,以致死亡。这场运动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