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一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区域的含义及其划分方法,能以某一区域为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上认识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3、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能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名称位置范围划分依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季风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季风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非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海拔高,气候严寒活动:1.把图中的界线A与图中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相比较,看看它们有没有相似性?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答: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有相似性。说明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2.观察图中的界线B,分析以下问题。(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3)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4)界线B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在图中读出它与哪列山脉、哪条河流的分布大体一致。(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气候)(秦岭、淮河)3.观察图中的界线C,看看它与图中的哪个地势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答:它与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