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究竟该怎样成长VIP免费

人,究竟该怎样成长_第1页
1/7
人,究竟该怎样成长_第2页
2/7
人,究竟该怎样成长_第3页
3/7
人,究竟该怎样成长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发展。传统教育中,人作为“生产工具”的属性被无限放大,学校成为大批量生产的“人才加工厂”。这,虽然满足了社会一时规模建设的人才需求,却忽视了人的情感、理想等形而上的应然追求,特别是人格培养被排挤在教育的边缘。健全的人格是赋予社会发展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现代教育必须将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人的全面自我实现结合起来,才能既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规定性,又能实现人的解放与全面自由发展。健全而强大的人格,貌似无形无迹,却能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觅到一处坚定的精神归宿什么是教育价值观?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给学生知识,帮他们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就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任。”这个声音至今在一些地方依然十分响亮。但当问题少年越来越低龄化,“乖学生”、“尖子生”占其中的比例不断升高,“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集体反思。那些“牺牲现在的快乐,成就未来的幸福”、“用高分数换取美好未来”的教导是否能站得住脚?我们能否理直气壮地用孩子们的快乐童年,换取“功成名就”后的残缺心灵?教育者是否在以孩子的名义为自己谋福利?“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健全而强大的人格,貌似无形无迹,却能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觅到一处坚定的精神归宿,能正确面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压力、挫折,何患不能在有生之年有所建树?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公开呼吁教育良知的回归,希望找回人格教育本该占据的重要席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进一步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因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关乎教育的价值起点,关乎一个国家的教育能否真正起到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关乎人类能否在教育中真正地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师的眼中就有了生命,教育的发展就有了方向。接下来,是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全新而又深奥。或许,现在我们不能给出一个完全而又肯定的答案,更不可能给出一个固定的教育模式,但一旦教师立场转换为学生立场,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活动中,必将点燃更加灿烂的智慧火花。在学习者团体里,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姿态“传道、授业”,而是作为创造性的引入者和启发者,帮助学生体验生活、探索世界。教师不再忙着赶进程,而是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长远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健全人格目标体系的构建。更多的精力拿来研究学生,使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更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评价,而是参与到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中。在学习过程中,能投入更大的热情,并实现自我监控,进行自我调整。从“绝对权威”到“平等中的首席”之间的距离,是学生的自觉发展方枪枪:我今天早晨自己穿的衣服⋯⋯还自己洗的手,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张阿姨:方枪枪今天还是有进步的,我看就给他一朵小红花吧。老师:不行,不能惯这孩子毛病,方枪枪你要好好努力听老师的话。这是电影《看上去很美》里的一组对白,虽然是电影片段,却那么真实,勾起了许多观众上学时的灰色记忆。本来,在幼儿园里,如果能自己穿衣或者洗手,是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的,但老师用“不能惯这孩子毛病”敷衍了方枪枪的抗议,简单、随意,无视规则的背后是教师的绝对权威以及学生的绝对服从。命令与服从,不对等的师生关系,是这段对白想要表达的,也是中国从古至今师生关系的不二法则。这种关系源于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千百年来,知识的传授者始终由教师担当,由此,教师作为知识掌握者和传播者的权威地位牢固确立。近代学校教育在继承传统教育精华的同时,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像病菌一样扩散到教育肌体的每个细胞:“关”、“管”、“灌”的教育方式司空见惯,体罚、嘲讽、贬斥等行为随意地伤害着学生脆弱的尊严,制造着现代人的童年阴影⋯⋯人格教育在绝对权威的俯视下,默然低头。在这种单向信息传递中,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究竟该怎样成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