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AccountingPrinciples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第一节资产计价一、资产计价的基本原则与内容(一)资产计价的基本原则1.以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计量属性2.保持资产计价方法的一致性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二)资产计价的内容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资产(如材料、商品等)取得(如购买、制造)耗用(如销售、消耗)结存(期末持有)■资产数量变动的基本规律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期初持有资产数期内增加资产数期内耗用资产数期末持有资产数+—=期初持有资产数期内增加资产数期内耗用资产数期末持有资产数=++二、债权计价(一)应收账款计价涉及的主要问题1.应收账款的界定2.应收账款计价模式应收账款账面数—坏账=应收账款净额■核心问题:坏账的确认与计量■坏账及其计量□坏账(BadDebts)的含义——“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坏账形成的主要原因——债务人消失——债务人破产——债务人无力偿债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二)债权计价方法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量原理:坏账损失数=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坏账率■注意应收账款余额:当期期末数坏账率:根据近几年经验确定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2.赊销净额百分比法计算原理:当期赊销净额×坏账率=坏账损失■注意当期赊销净额:当期;赊销;净额(扣除折让等)坏账率:根据近几年经验确定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3.账龄分析法思路:根据应收账款欠款期的长短确定坏账比例,进而计算坏账损失数额。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例:澜湖公司2012年度应收账款情况及坏账损失计算结果如下表。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组别欠款期应收账款余额坏账率坏账损失数11-3个月9000000%023-12个月1200000.5%60031-3年600005%300043年—1400050%7000合计109400010600三、存货计价(一)存货及其特点1.含义“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2.特点——主要流动资产——流动性强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二)取得存货的计价1.外购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1)买价(2)采购费用(含运费、装卸费、保险费等)2.产品生产成本的确定(计量)(1)直接材料费(2)直接人工费(3)制造费用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三)期末持有存货与期内耗用存货的计价1.存货盘存制度——存货数量确定方法(1)账面盘存制(PerpetualInventorySystems)——平时在账户中连续地记录存货的增加和减少,并随时计列其结存数的方法。■基本原理: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期初存货结存数本期存货增加数-本期存货减少数=期末存货结存数上期转入平时在账面记录中反映平时在账面记录中反映期末实地盘点的结果核对(2)定期盘存制(periodicinventorysystem)——平时在账户中只记录存货增加数,期末通过实地盘点确定结存数量,再倒挤期内减少数(或耗用数)的方法。■基本原理: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期初存货结存数本期存货增加数-本期存货减少数期末存货结存数=+上期转入平时在账面记录中反映期末实地盘点的结果(3)两种盘存制度之比较①存货控制效果账面盘存制:完整、系统的控制作用实地盘存制:应加强对实物的监控②计算工作量账面盘存制:工作量大实地盘存制:工作量小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2.期末持有存货与期内耗用存货的计价方法基本方法:个别计价法(SpecificIdentification)先进先出法(FirstIn,FirstOutFIFO)后进先出法(Lastin,FirstOutLIFO)加权平均法(WeightedAverage,包括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1)个别计价法——以某批存货取得时的实际单位成本确定该批存货的发出成本的一种计量方法。会计学原理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例:某公司对A商品采用账面盘存制进行核算,12月份A商品的购入、销售(销售单价均为10元/件)和结存情况如下表所示。要求:计算本期销货成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