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辨型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思辨型材料作文,是指所提供的材料在思维指向上呈现二元对举或并举的关系,要求考生做辩证的思考,认同其中的某种观点。1.二元对举,非此即彼材料本身所做出的判断是二元对立的,亦即呈现非此即彼的关系。这一特点要求考生执其一端做出是非价值判断,走的是“片面的深刻”的路子。比如“得与失”“利与弊”“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取与舍”“内因与外因”等。作文模拟题中曾出现过“大学扩招问题”“忙还是慢”“广博还是专攻”等。2014年福建高考选取的材料,“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两种人的人生态度不同,彼此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对举关系。亦即材料本身包孕丰厚,价值指向多元,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去演绎、论说,几者之间是可以共存的。比如2014年上海高考的材料: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不是自由的。考生审题时,首先,明确分号前后两句话的含意以及关系。(1)分号前“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这是一个因果句。前因是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后果是“自由”,即可提炼出“穿越沙漠与自由”。(2)分号后“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不是自由的”,后果为“不自由”。同样是因果复句,强调必须穿越,因此可提炼出“穿越沙漠与不自由”。(3)前后复句合起来,成为一个二重复句,可提炼出“穿越沙漠自由与不自由”。这是理解作文材料的第一步。2.并举包孕,指向多元其次,要分析并厘清四重关系:可选择与自由(第一分句),约束与不自由(第二分句),自由与不自由(整个句子),选择与约束(整个句子)。根据第一重关系,我们可以确定的立意有:①人生因选择而自由,②走自己的路,③我的人生我做主。根据第二重关系,我们可以确定的立意有:④人生不能承受之重,⑤且行且珍惜,⑥任重而道远。根据第三重关系,我们可以确定的立意有:⑦自由(不自由)的相对论,⑧在不自由中追求自由,⑨相对的自由与绝对的不自由。根据第四重关系,我们可以确定的立意有,⑩选择的两重性,⑪约束相对论,⑫约束与选择的博弈。比较权衡,依据材料的逻辑关系判定,第⑦~⑫,无疑是更全面精准的立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第①~③作为文章的立意,一定不能忘记从第④~⑥思辨;反之亦然。(二)思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三)思辨型材料作文范例剖析题目范例(2014·江苏高考)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立意导航作文材料由两则言论组成。第一则言论实际上是从两个角度说的:从肉体上、生理上来看,所有生命都会朽去;从精神上、文化上来看,青春是不朽的。第二则言论由三个短句组成,第一句说青年人不相信自己的容颜、身体会老去;第二句是对前面一句话的评说,指出这种感觉很天真;第三句则由青年人扩大到所有人,指出妄图“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综合来看,第一则言论,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则言论,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故只要抓住“朽”或“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总之,这两则言论虽然看起来对立,实际上却不是简单的对立,这就给了考生很大的写作空间,聪明的考生应该明察秋毫,找到能使自己施展才华的“余地”。立意角度1.从青春不朽(心态、人生价值、精神等方面)的角度:相对于写身体的青春,写青春的心,写青春的精神,立意较有深度。可以写不服老、不服输的精神,可以写对青春责任的坚守,可以写乐观心态让人焕发青春活力等。写作中要注意,青春不以年龄为限,青春不单属于年轻人,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青春。2.从青春会腐朽(年龄、容貌、体态、生理等方面)的角度:以青春会朽为前提,可以谈珍惜时光,可以谈把握今天,可以写奋斗拼搏,也可以分析如何使有限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