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大中小》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的。活动准备: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2、投影仪、电视机。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活动过程: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教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教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大、中、小来分。)“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大、小饼干而言的。)小结:“中饼干比大饼干小些,比小饼干大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2、在探索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教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大或中饼干的变化。(像船、山峰、扇子……)教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3、请幼儿继续吃饼干,想像、交流。(先吃完饼干的水、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