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代寓言二则VIP免费

古代寓言二则_第1页
1/7
古代寓言二则_第2页
2/7
古代寓言二则_第3页
3/7
西张堡初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号009主备人:李绒利课题:《郑人买履》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掌握重要的词句,理解故事内容。3、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一.了解文学常识: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是民间口头创作,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寓言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学生列举寓言故事五个:____、____、____、____、____。二.走进作者:韩非韩非(约倩280——前233),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韩国人,作品有《韩非子》。三.自由读课文,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履__自度__其足遂__不得履宁__信度__四.解释括号前的字:履__其__自度__其足操之__吾忘持度__遂__宁__及反__五、请写出文中你不理解的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升华能力透析重难点1.互动探究、理解课文,学生试着翻译课文。2’思考问题: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这个郑国人最后为什么没能买上鞋子?他犯了什么错误?4.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一)、解释下列横线前的字。郑人买履________自度______其足遂_______不得履。忘持度_____(三)、翻译句子。1.至之市,而忘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宁信度,无自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张堡初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编号010主备人:李绒利课题:《刻舟求剑》学习目标1、学习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领悟本则寓言的寓意。【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1.简介《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亦称____,是____(时期)秦相____组织编写的____。2.注音遽()契()3.解释下列字或者词楚人有涉江者:者:____遽契其舟:遽:____契:____求剑若此:若此:____不亦惑乎:惑:____是吾剑之所从坠:是:____备课组长:李绒利教导主任:王宁【合作探究】升华能力,透析重难点1.宝剑掉到江里后,“那个人”做了什么?2.“那个人”能找到宝剑吗?为什么?3.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4.总结反思:比较阅读两则寓言:(1)、这两则寓言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呢?(2)、比较这两则寓言的异同之处?【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解释下列词:之:是吾剑之所从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其: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遽契其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代寓言二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