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样文与评语】1号文2评分:23+24+10=57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本文从活动中的“静观者”角度行文立论。第1段从春节抢红包活动中人们不同表现引出观点:“静观其变者,方得人生之大智慧。”第2段分析了“引领者”与“盲从者”在活动中是如何被“裹胁”的,并以淘宝的双十一购物活动为例,批评“引领者”和“盲从者”没有人生智慧。第3段分析了“批评者”在活动中借助批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以反腐倡廉活动为例,揭露了某些“批评者”的丑恶用心。接着文章在第4段强调了“旁观者”在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和人生智慧。第5段是总结性段落。全文围绕活动中不同人的表现,分析了不同人在活动中的心态和作用,对材料有准确而透彻的把握。内容充实,逻辑严谨,举例准确,分析到位。这篇文章以“驳”为主,对于“旁观者”在活动中的作用与心态,作者并没有更深入地分析,草草收尾,文章重心不够突出。发展等级在立意深刻。32号文4评分:22+23+9=54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本文从“引领者”的角度立论。前两段巧妙引用材料,将有没有人在活动中充当领头羊的两种情况具体化,形成对比,第3段水到渠成地提出“当下社会需要‘领头羊’”的观点。第4段针对当下功利化社会的浮躁心态和戒备心理,从反面讲明了“社会需要领头羊”的必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第5、6段阐明“领头羊”在群体中的具体作用。先后运用比喻论证、慈善、教育等活动与“冰桶挑战”的事实论据,论证较为准确充实。第7段再次从反面假设分析,强化观点,颇有深度。本文思路严谨,用例贴切充实,能注意用例的点面结合,论证方法多样,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分析等方法运用娴熟,语言准确到位。不足之处在于第6段的论证与第5段相较尚乏层次的推进,第7段的假设分析略显空洞。发展等级打在立意深刻。53号文6评分:20+20+7=47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文章从“参与者”的角度立论。第1段以亚运会口号入题,旗帜鲜明地提出“当我们参与一项活动时,积极投入其中便是最好的选择”,符合题意。文章的第2、3、4段是主体部分,以三个并列的层次论证在活动中“参与其中”的意义,层次清晰分明。第5、6段总结,强化观点。各段落能将“活动”与“参与其中的做法”具体化,用例贴近生活,覆盖面相对较广,虽说不上新颖,但贵在贴切。不足之处在于第2段的用例不够典型,且行文布局较为僵化。发展等级在“材料较丰富”。74号文8评分:20+19+7=46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本文中心论点为“面对一项活动应当学会不从众,仔细思考,量力而为”,立意有自己独到的思考。文章第1段列举了活动面前可能有的各种态度,引出对问题的思考。第3-5段分别用“冰桶挑战”“献血”“救灾”等活动进行分析论证,指出“从众”的不足及“不从众”的做法。最后一段是总结性段落,重申观点。文章能紧扣住材料中的“活动”,分析活动中“从众”的不足,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准确。语言通顺流畅,有句式上的变化。第2段直接进入对论据的分析,逻辑上显得突兀,欠缺必要的过渡。卷面涂改较多。发展等级打在较有创意。915号文10评分:16+16+6=38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三等文。本文主要从“面对一项活动,有的人会质疑批评”这个角度立论。第1段引述材料,提出了“人要学会质疑”的观点,符合题意。第2段阐述了质疑的含义,并表明了质疑对创新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并用正反对比论证强化了这一观点。接着文章从“学习中质疑,才能让人进步”来论述学习也是一种活动,段中用了梁启超、梁漱溟等学者在学习活动中勇于质疑的例子来佐证,较有说服力。第4段从“处在社会中,要有质疑精神”展开论述,却论及在“社会规则、准则、制度”的制定上需要百姓质疑,列举政协委员出席“听证会”时敢于质疑,这些都不属于“活动”的范畴,偏离了题意。末段是总结性段落。全文围绕着“质疑”来论述,虽整体上看符合题意,但是部分段落偏离题意。作者在审读材料与写作时,思维明显不够严谨、准确,文章的开头还能有意识要写“活动中”,“人要学会质疑”,但是在行文中,却渐行渐远,没有自始至终扣住“面对一项活动”来论述,这样的现象在本次考试作文中大量出现,值得重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