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河南省示范性高中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巩固训练: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含解析)1.NH3中氢原子可被锂原子替代。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良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i2NH中N的化合价为-1B.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C.LiH中的阳离子半径大于阴离子半径D.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高功率Ni/MH(M表示储氢合金)电池已经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总反应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e—=M+H2O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D.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正极有1molNiOOH被还原3.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4.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电池反应均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B.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正极被氧化C.氢氧燃料电池是将热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5.等物质量浓度的FeBr3和CuCl2的混合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最初在负极发生反应的离子是()A.Fe3+B.Br-C.Cu2+D.Cl-6.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7.分别放置下图所示装置(都盛有0.1mol·L-1的H2SO4溶液)中的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慢的是()8.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BCD电极材料Cu、ZnCu、AgCu、CFe、Zn电解液FeCl3Fe2(SO4)3Fe(NO3)2CuSO49.在如图的装置中,甲、乙两烧杯中都盛有相同体积的0.1mol/L的硫酸溶液,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电流计G的指针不动B.通过电流计G的电子流动方向是由下向上C.甲、乙两装置都不是电解槽D.甲装置中铜极上有气泡产生,乙装置中,[H+]会减小10.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论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稀硫酸A.碳铁G铜锌稀硫酸C.G锌锌稀硫酸B.G铜锌酒精D.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11.“纸质电池”于2006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8大最佳创新技术之一。这种“软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载体和传导体,在一边附着锌,在另一边附着二氧化锰。电池总反应为:关于此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从MnO2通过外电路流向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了6.5gZnD.电池工作时OH-能通过薄层纸片向附着二氧化锰的电极移动12.银锌蓄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Ag2O+H2OZn(OH)2+2A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正极区溶液pH减小B.电池放电完后,需补充注入水C.负极电极反应式:2Ag+2OH--2e-=Ag2O+H2OD.正极电极反应式:Ag2O+H2O+2e-=2Ag+2OH-13.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C.当65g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极的电子为1mol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2MnO(OH)+2OH-14.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稀硝酸洗去附在试管内壁的银镜B.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C.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病人的尿液混合加热,来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D.在铁质镀件上镀铜1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