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美丽的镇江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江南春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绝句:“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作者简介]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著有《樊川文集》。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或为李商隐并提,称为“李杜”。公元420到589年的南朝,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南朝统治阶级及一般文人学士大都崇信佛教,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诗句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读读别人的翻译: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风飘动。南朝统治者笃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啊。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千里莺啼绿映江•啼:叫。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郭:靠山的城墙。•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作者在“千里”这么广阔的背景里写了哪些景物呢?莺、绿、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为什么要写这些,而不选别的景物?赏析:春到江南,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在这“尺幅千里”的画卷中,不仅有春莺、春花、春草、春水、春山、春风等春天的景物,而且声、色、动、静兼备。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多少楼台烟雨中楼台:指庙宇赏析:春到江南,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在这“尺幅千里”的画卷中,不仅有春莺、春花、春草、春水、春山、春风等春天的景物,而且声、色、动、静兼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既是绘景,又是讽谕朝政的议论。在细雨濛濛的江南,兀立着一座座雄伟壮丽的佛寺,更给这江南春色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南朝”二字引发人透过历史的“烟雨”,联想到南朝统治者推崇佛教、大兴佛寺,劳财伤命。而今,留下来的南朝佛寺成为衰败历史的见证,在风雨中点缀着江南春光,供人们凭吊和游览。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懂得这段话的意思吗?说一说你的想法。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的词语1、竹外桃花三两枝,()水暖鸭先知。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3、()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似剪刀。春江春潮春色春晖春风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从诗中我们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圈出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傍:靠近。随:沿着。过:到。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春光明媚姹紫嫣红风和日丽莺歌燕舞草长莺飞桃红柳绿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诗句的意思:将近中午,春光明媚,云淡风轻。我在花丛中柳林间穿行,走到了前面的小河。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请用“△”标出表示诗人春游时动作的词。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