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菌素:合理使用抗菌素: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要注意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诸方面: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诸方面:选用对病原菌或感染无效、疗效不强的药物;量不足或过大;病原菌产生耐药后继续用药;过早停药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时停药;产生耐药菌二重感染时未改用其他有效药物;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诸方面: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诸方面:给药途径、方法不正确;发生严重性或过敏反应时继续用药;不确当的联合应用抗菌素;依赖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视必要的外科处理;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忽视疗效/价格比。合理用药涉及的问题:合理用药涉及的问题:应用抗菌素及联合用药的适应症;抗菌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抗感染的经验用药;抗菌素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和防治;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预防;特殊情况下抗菌素的应用等等。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下列情况抗菌素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预防用药;皮肤、粘膜的局部用药;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外科预防用药:外科预防用药:外科手术后预防用药的适应症:手术视野有明显感染;手术范围大、时间长传染机会大,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移植;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易发生感染造成严重后果;高龄或免疫缺陷患者。外科预防用药:外科预防用药:抗菌素选择条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易于给药、价格低。抗菌素的给药时间:在手术前30分钟内或麻醉开始时静注。用药的期间:<24小时。不同器官组织手术时,抗菌素的选择:抗菌剂;针对主要的可能致病菌。抗菌素的联合疗法:抗菌素的联合疗法:适应症较单独用药更为严格;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不能有效地控制的混合感染;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的可能;联合用药使病毒性较大的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特殊情况下特殊情况下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肝肾功能减退;年老;年幼;妊娠;免疫缺陷。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确立正确诊断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应尽一切努力分离出致病微生物:血、尿、大便、痰培养;分离出和鉴定病原菌,敏感性试验、联合药敏。掌握选用药物的抗菌作用和药动掌握选用药物的抗菌作用和药动学特点:学特点:抗菌药物各品种在抗菌活性、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其适应症即使在同类或同代(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等)之间也有相当区别;因此在疗程中不宜彼此混用或换用。ß-ß-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其他非典型ß-内酰胺类。青霉素类:青霉素类:青霉素G;苯氧青霉素:青霉素V;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异恶唑类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替卡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抗G-菌青霉素:美西林、匹美西林、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硫咪、头孢氨苄;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克罗;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他定、头孢哌酮;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霉素类: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碳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定;帕尼培南;美罗培南。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