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6到48页“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游乐园和快乐便利店的情境,为学习表内乘法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例1中通过坐小飞机里、小火车和过山车的情境并根据具体问题,采取逐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情境与算式是“几个几”形式表征出来,使学生概括认识同数连加问题的特征,同时突出乘法意义的本质。由小精灵提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从而沟通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在对比中感受乘法真简便。例2的编排提高学生对乘法认识的要求。不再出现几个几,而是直接看图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其次介绍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分散了学生认识乘法的难点。“做一做”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练习,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乘法意义,认识乘法加深算式各部分名称,会读乘法算式,了解乘法与加法联系,会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理解乘法算式的简便性;2通过操作、探究、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乘法意义的探索过程,学会概括的方法,感受转化的思想。增强符号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意义的本质教学难点:理解乘法意义的本质,沟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彩色笔练习纸图片课件一、谈话引入今天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QQ糖,你猜猜这里大约有多少颗?要准确知道有多少颗糖,有什么办法?(数一数)出示要求:1.用彩色笔,怎么数就怎么圈,再标出每一个圈里有多少颗糖;2.列式计算一共有多少颗QQ糖。二、探究新知1.汇报交流5+5+5+5=204+4+4+4+4=2010+10=202+2+2+2+2+2+2+2+2+2=203+3+3+3+3+3+2=20师:老师从同学当中搜集一些材料写在黑板上,请你看看,这些同学是怎么圈的,你可以轻轻的读一读。2.理解相同加数师:请你观察“3+3+3+3+3+3+2=20”这道算式跟上面的几道加法算式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加数都一样,这些加数在数学上就叫相同加数(板书:相同加数)说说黑板上四道算式相同加数是几?3.学习乘法的意义(1)请一位小朋友读一读“2+2+2+2+2+2+2+2+2+2=20”师:你听明白了吗?为什么?谁会读清有几个2?(板书10个2)(2)师:同样都是20,有个小朋友是这样列的:2×10=20,他列的什么方法?(3)揭示课题(4)师:这道加法算式跟乘法算式有没有关系?预设:2×10就表示10个2相加。师:2表示什么?请你在图中找找2在哪里?在加法算式中是什么?10表示什么?10又在图中哪里?(请个小朋友上来指指看),10又藏在算式的哪里?师:2×10就是表示10个2相加,可以写成2×10,也可以写成10×2。(5)你会读吗?请学生试着读一读,板书:乘10乘2等于20(6)讲解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板书)。(7)书写:我们看看,中间的乘号像什么?写得时候,先左斜,再右斜,伸出手来书空一次。(在乘号上示范)(8)这两道乘法算式有联系吗?这两道乘法算式在这里都表示10个2相加。(9)初次感受乘法的简洁性师:这两种方法都表示10个2相加,只是形式上不同。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板书:比较简便)4.试学(1)师:下面请看黑板这3道,它们表示几个几相加。5+5+5+5=20它表示()个54+4+4+4+4=20,它表示()个4,10+10=20它表示()个()你能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要求: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改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并与同桌说说自己是怎么改写的?反馈:看到5×4=20,你有什么问题?预设:5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谁愿意来说一说?(2)看看自己刚才列的连加算式,你能把它直接改写成乘法吗?能的举手,不能的说说为什么?引出:3+3+3+3+3+3+2,这道算式哪一部分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指名上来指指。(3)师: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才可以用乘法来表示。(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5、再次体验乘法真简便出示:1颗1颗圈的师:一班有个孩子是这样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