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一卷试题分析稳中求变,突显实际应用,回归语文本质宝鸡石油中学杨建萍2015年高考已尘埃落定。回看新课标全国一卷,无论板块设计、题型分布,还是考点安排、分值分布,均与2014年卷基本一致。在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对个别题型做了调整,总体呈现出稳中求变,突显实际应用,回归语文本质的特点。试做具体分析。第一大题仍是现代文章阅读,摘选字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是隶属于政治经济类的一篇社科类阅读文章。三道选择题均为负选题型,要求选出不正确或不合文意的选项。笔者认为,三道题目分别考查术语概念的理解、语言表达的准确严密、逻辑推理的得当。此类题目做法单一,就是将选项与原文做以比较对照,即可做出判断。作为开场题,此题难度并不大。第二大题考查文言传记阅读。选文来自《宋史·孙傅传》。命题去掉了文言实词选择题,将文言实词的考查合并到翻译题中。增加了文化常识的考查,把文化常识与文言文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保留文言断句题,保留对文意的概括理解题。翻译题难度也有所加大。第一个翻译句子连续考查词类活用,能愿动词“可”加名词“帝”,“帝”活用为动词;“吾当死之”中的“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文言中较少见。第二个句子,先考查特殊句式“虽不吾索”,再考活用“面责”之“面”(名词活用做状语,当面),还考多义实词“济”(补益,如无济于事)和虚词“虽”(虽然)。要准确完成这些题目,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文言知识储备和一定的文言阅读基础。接下来说说诗歌鉴赏题。诗作选的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五言律诗《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分值与2014年相同。第一小题就是一个创举,引进了比较文学的概念,比较对象是同一学生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内容是两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如果考生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紧扣标题“将赴”、紧扣诗句“闻说”等字眼,就会答不到点上。显然,和直接提问写景手法相比,有一定难度。第二小题询问尾联的内容及在全诗表情达意中的地位属于传统题型,将考查指向整体阅读,要求考生读懂诗歌,而不是去蒙去猜。名句默写题的命题形式与2014年完全相同,属于理解记忆型默写。命题不回避经典,全部考查名家名篇名句。有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风光,有宋代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过片。屈原《离骚》中的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2014年考过的,今年继续考查其中为理想献身的句子,只不过问法有点绕,有误导嫌疑。说完了第一部分的必考题目,接下来说选考部分,也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不知名的作者李德霞所写的弘扬社会正气的作品《马兰花》。命制了四道题目,一是选择题,就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做出判断;二是考查了小说的双线并行结构,属于文章谋篇布局的技巧范畴;三是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属于小说三要素之一;最后一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就人物三次流泪的神情,结合语境分析人物心理。其中,二、四题均是创新。细细想来,这篇作品暗合的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祝福》,也是双线并行结构,三次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主人公都是女性,只不过人物所处时代不同罢了。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的意图比较明显。实用类文本阅读首次选了一篇自传《朱东润自传》,正文后面,给了两条补充,一是区别了自传与他传,二是朱先生笔下的传主的特点。这篇自传写了朱东润先生对传记的认识理解过程,最后提及他为张居正立传的缘由。正文后面的四道题目,难度比较大。一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做出判断,难度较大,里面提到的“掺沙子”是一个有很强的时代印记的语汇。二是筛选整合信息——朱东润先生传记文学观的形成,很难概括,考生很容易答成大事记。三是认知本文文体——作为学术性质的传记特点。第四道题目是朱东润认为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作答难度较大。反思我们的复习备考,轻小说中传记的做法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这篇传记阅读的难度远远大于小说阅读。第五大题的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向来是高考试验田。和2014年一样,先考查近义成语辨析,和病句辨析,语料多选自媒体报道的时事,难度向来就大。排序题变换成了定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