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四课宋明理学VIP免费

第四课宋明理学_第1页
1/46
第四课宋明理学_第2页
2/46
第四课宋明理学_第3页
3/46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白马寺(河南洛阳)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武当山江南春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楼台烟雨中。前面三张图片和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佛教、道教的兴盛儒学发展出现危机《三教图》(清·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的三教是:__、__、___三个人分别是:__、___、____儒道佛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教图》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思潮是什么?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理学兴起的背景•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儒道佛三教之间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滲透。到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理学理学””的概念: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道、佛儒(根本)(目的)主要流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程颐朱熹程颢(一)程朱理学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材料二: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思考:根据材料说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特点?主要观点(1)世界本原——理宇宙自然——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社会——儒家道德伦理;个人——人性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材料三: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材料四: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思考:如何才能把握思考:如何才能把握((体现在社会上的体现在社会上的)“)“”理?”理?主要观点(2)(2)求理方法求理方法————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实践、学习以明“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格物:穷究,研究,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不湖涂。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思想中是否有先天存在的“理”(或“真知”)(一)程朱理学材料五:人或有居孀贫穷无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此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材料六: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材料七: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信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夫妻岂不是天理?思考:在个人修养(“”人性)“”上如何实践理?(3)修养观——“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是天理?其实质是什么?天理: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实质:不在于求科学之真,而在于明德至善。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四课宋明理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