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4.《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妖娆/富饶麾下/朝晖娉婷/大发雷霆疆域/李代桃僵B.坍塌/彤红绮户/歧路薄暮/抽丝剥茧恭维/觥筹交措C.亵渎/案牍惊骇/遗骸消灭/形销骨立治理/心旷神怡D.瞥见/弊病制裁/栽赃冠军/冠冕堂皇秘诀/决一雌雄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泄气浩瀚眼花缭乱抑扬钝挫B.落第涂墁络绎不绝正襟危坐C.燥热狼藉自出新裁巧妙绝伦D.蹒跚秀颀重峦叠嶂和言悦色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京族的独弦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仅靠一根琴弦就能弹奏出婉转动听的歌声。B.4月10日,铁路部门开始在全国实施新的列车运行方案,优化高铁列车开行路线。C.刚刚上任的世界银行行长表示,推动共同繁荣并消除贫困是世行的使命和关注重点。D.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使我们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4.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启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喻)B.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拟人)2C.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排比)D.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反复)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内容。(2)“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5)品读“泪落沾我衣”,试着体会“十五从军”者的心情。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诗歌描绘了边塞的奇丽雪景,请说说“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下列对诗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是豪放派的代表之一。B.开头两句,以问句开头,将那种国土尽失而不能收复的悲痛心情表现出来。4C.“千古兴亡多少事”,写出历史沧桑变化,兴亡更替。D.“年少万兜鍪”运用比喻的手法,用“兜鍪”代指士兵。写出年少的孙权统帅这些士兵,勇猛无敌,智勇双全。(2)阅读诗词,完成下面题目。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_________________,全词包含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感情。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中颔联运用比喻修辞手法,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短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破败的现状和个人坎坷的命运。(2)诗歌尾联震撼人心,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请从思想情感方面分析其原因。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这首曲借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2)这首曲的开头“聚”“怒”二字用得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请你具体加以赏析。510.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