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级领导干部培训感受体会学以致用提高修养提升能力按照县委安排,我在参加科级领导干部培训当中,培训期间严格要求自己,把此次学习培训作为一种责任和追求,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圆满完成了学习培训的任务,达到了学有所获的目的。通过认真学习,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注重学习、潜心领会,牢筑思想道德防线。在学习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自身的修养方面是需要不断提高、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认识的,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学习再认真,学习搞得再多,在思想上没有一个变化,没有一个道德的底线,那也是一种形式,也是形而上学。其实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讲,说得再好,不如干得实在,讲得天花乱坠,不如实实在在做些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个党员干部,首先要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言行,才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始终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潜心领会讲话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牢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说到思想道德底线,有同志会认为自己不过是一名小小的党员干部,算不上什么高官,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错误可犯,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毛病可有,思想上跟得上、行动上跟得进这就够了。其实这种思想也是很不对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也会有这种思想和认识,在一定的范围内来讲,越是基层,越是一线,党员干部的形象越是关乎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位置,因为我们是直接和老百姓接触的群体,是直接关乎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群体,在老百姓的心里,我们就是他们的“领导”、“上级”,第1页共4页我们就是老百姓的“领导者”。说到这里,自己也是很有感触的。老百姓说基层的官员是他们的“父母官”,这种封建的残余之所以在人们的心中久久不去,就是“官本位”的思想在作怪。有首歌唱道: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但是纵观现在的很多地方,很多的党员干部,能够真正这样想、这样做的又有多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老百姓说起来都认为“现在的官都是那个样子”。这是老百姓的无奈,同样更是我们的悲哀。有古语说得好,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在现在看来可能是一种贬义的说法了,但是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各人认真地去扫清自己的“门前雪”,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一件事情,怕就怕的是自己的“门前雪”尚未扫得干净或者根本没有去扫,就指责他人的“瓦上霜”去了。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样的人在官员中间还是相当多的存在,这也就难怪我们的老百姓对我们说三道四了。不能怕百姓的指责,不能怕百姓的埋怨,我们如果都是孔繁森,都是焦裕禄,都是郑洁,都是梁雨润,老百姓还会指责我们吗。老百姓还会上访告状吗。老百姓还会对我们“另眼相看”吗。从自身找找原因,提高自身的修养与素质那是相当相当必要的。二、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在平时工作中,我要求自己把学习与求得新闻工作发展新思路、新举措紧密结合起来,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知识就是最大的资本,而作为知识形态的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创造思想的力量。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报告的精神,进一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进一步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第2页共4页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有的时候,作为一名老同志,会认为自己的实践经验比较多,很多时候,是凭经验、凭想象去工作,创新意识与进取意识相对来说就淡化了很多,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