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材分析:《翻越远方的大山》选自《我是刘翔》,《我是刘翔》,以第一人称口吻记录了刘翔从“不敢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到战胜跨栏王阿兰?约翰逊的经过。刘翔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学生本身对他就有兴趣,这篇课文叙事性也强,对孩子本身就有吸引力。课文生动地记述了奥运冠军刘翔如何从一个顽皮的男孩成长为奥运冠军、世界飞人曲折而多彩的过程,也展示了一个追风少年在现实世界中慢慢成熟的心路历程。《我是刘翔》全书文风亲切、坦率、幽默,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和细节,展示了刘翔真实的名利观、爱情观,澄清了不少不实的误传和谣传,并配有近200幅精彩照片,其中大量为首次公开。可说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由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真实感情构成的中国式励志读物。文中蕴含着“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的道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教学重点: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教学难点: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掌握本课生词新词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1.看一组图片,说说对刘翔的了解。2.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背后,一次次成功与超越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2004年年底,“亚洲飞人”刘翔出版了自传《我是刘翔》,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进入体校、学习跨栏、遇到教练孙海平等体育生涯,还曝光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和成长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我是刘翔》。4.读题:翻越远方的大山在“亚洲飞人”刘翔心里,有一座远方的大山,那是谁?阿兰·约翰逊。5.阿兰·约翰逊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成为刘翔心里的“大山”呢?说说你对他的了解。补充资料。原来,约翰逊是个这么有名的运动员,难怪被刘翔视为一座“大山”。那么,刘翔是如何跨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刘翔的自传。(设计意图:刘翔和约翰逊,这是文中两个关键的人物,如果不了解他们,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文章内容。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为了防止学生对资料不加选择地照本宣科,我特别强调“说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信息”。而对于约翰逊,我则在课件中重点出示他在刘翔没有成名之前的巨大影响力,旨在突出他的“大山”地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读完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2.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刘翔靠不懈的努力战胜了对手阿兰·约翰逊,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默读全文,圈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再用横线划出每一个时间段刘翔对阿兰·约翰逊的看法。4.交流:很早——刚练跨栏那会儿——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5月8日5.小结:在刘翔的眼中,阿兰·约翰逊就是一座大山,从“遥不可及”到“站在山脚下”到“成功翻越”。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根据这个过程把全文分成三大段。(设计意图:从时间上看,清清楚楚一条线。理出脉络,分段、概括内容,水到渠成。从授课实际看:学生对第一自然段有所忽略。实际上这句话也很重要,“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可见刘翔对约翰逊仰慕已久,更能突出这是“远方的大山”。)三、精读第一段,感受刘翔对“远方的大山”的崇拜1.“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你知道有多早吗?补充资料。2.刘翔开始训练跨栏的时候,阿兰·约翰逊已经是世界跨栏冠军了,只能是自己崇拜的偶像。所以,刘翔这样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理——读第2自然段。3.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奢望、遥不可及(设计意图:两个关键词,既要知道词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