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词语,掌握“衰微、赫然”等双音节词和“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⑵了解臧克家、闻一多。2、能力目标⑴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⑵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⑶赏析文章的语言美,通过仿写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3、德育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教学重点】1、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2、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组材恰当的写作方法。1【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2、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眼前这位人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发言:清瘦、历史沧桑、目光坚定、神情刚毅、目光深邃、饱学诗书、疾恶如仇……)你们猜猜他是谁?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民主战士闻一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二、资料读演,资源共享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图片交付老师投影显示,文字资料朗读或投影显示。学生共同交流,互动互学。教师也可酌情提供相关资料,资料内容如下:1、关于闻一多:闻一多先生,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23、关于作家、作品:本文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本文是一篇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者和革命家的光荣事迹的叙事散文,作者从三十年代在国立青岛大学对闻一多先生的印象写起,一直写到了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听读印象,学习表情朗读。教师可作相应的朗读指导,如语调、语速、语势、语气的把握与表现。3、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其余同学评议。4、学生齐读课文,努力读出最佳水平。5、把握闻先生的主要事略,理清文章思路。⑴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读课文,看看文章叙述了哪几件事。然后以“闻一多先生的故事”为题进行口头演讲。学生自由演讲,其余同学评价。⑵整体感悟,理清文章思路。3学生细读课文。教师可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多媒体显示:⑴这篇课文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请谈谈你的认识。⑵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有什么特点?前后期有何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学生四人一组讨论,然后各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必要时,教师可说出自己的意见,供学生参考参考。明确:⑴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⑵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前期,做了再说,做了不一定说;后期,说了就做。前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救国救民爱国的4主要思想、执著的态度、言行一致、敢作敢为的做人原则不变。⑶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而一般人先说后做,说了不做。四、学生合作研讨,深层探究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⑴学生齐读1~7小节。⑵多媒体显示: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明确: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