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知考纲明考向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价值与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4)供给与需求;(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3)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格变动对生活及生产经营的影响等知识分析住房、粮食、蔬菜、肉蛋等农产品及汽车、商品房等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其对居民的生活、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影响(2)运用价值规律及其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等知识,分析企业重视采用先进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品牌建设、研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等热点问题。2014年备考,要结合2010年以来的食品价格上涨过快、通胀预期的压力增大、国家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材料,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3)熟练掌握有关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关系方面的计算题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1)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2)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温馨提示]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市场类型;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市场类型。区别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的关键在于买卖双方何者占主导地位。2.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就越低。(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商品销售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单位时间内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平均到每件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5)劳动生产率的意义:①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生产的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虽然不能增加价值总量,但是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增多,即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温馨提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商品数量,但是,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相应减小。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但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关,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温馨提示]等价交换在货币产生前表现为直接交换的两种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在货币产生后表现为商品价格与其价值相符。4.供给与需求除了价值决定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还包括供给与需求。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二、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同。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温馨提示]经济学上,一般把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称为需求定律/需求法则,把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称为需求弹性理论。(2)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同。①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