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单项选择题1.2016年11月18日,国窖1573窖泥和沪州老窖酒曲窖泥和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搭载神州十一号,接受了33天的太空考验顺利返回,相关太空实验成果将为酿酒微生物的空间科学研究翻开新篇章。这表明()①科学实验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②实践水平的提高推动认识的发展③科学实验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④实践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德国科学家曾在1929年预言外尔费米子的存在,但科学家们始终无法在实验中观测到这种粒子。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利用光源同步辐射光束照射TaAs晶体,使得外尔费米子第一次展现在科学家面前,外尔费米子的发现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外尔费米子的发现佐证()①科学发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证实人们预言的真实性②人类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③先进科研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能推动科学发展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2016年11月3日,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顺利升空。在首飞成功的背后,凝聚了研究团队二十年的努力:经历了先后试车114次,发动机曾几秒钟内被烧成废铁等大大小小的失败。从认识论看,这说明了()A.科学研究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B.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C.科技创新在反复的实践中无限向前发展D.研究员的执着追求是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力4.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此次“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这说明()①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②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④实践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016年7月27日,网络约车新政正式出台。但对网络约车新政,有人喝彩,网约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运力资源浪费、经济与环境效益低等问题,前景光明;有人质疑,网约车行业从业人员进入门槛较低,素质参差不齐等,前景不容乐观。由此可见()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③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真理性的认识④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6.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大、中、小所有学段教材中的“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改修订的哲学依据是()①历史事实会随着认识的深化而变化②历史事实是修订的唯一可靠的根据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④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不断推翻已有真理的过程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手机发红包成为近年春节期间一种新的拜年方式。据腾讯发布的信息显示,微信红包活动最高峰是在除夕夜,期间每分钟有2.5万个红包被领取。有人认为,抢红包为新年注入新的活力,增加了新年的喜庆气氛;也有人认为,抢红包使年轻人变成低头族,忽略了亲情。对抢红包的不同看法表明()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④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做好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的,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一修改表明()A.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受到现实实践水平的限制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对抗战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D.尊重抗战历史事实是认识发展变化的目的所在9.中国于2016年建成世界上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将为我们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带来更多好的图像资料,也带领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宇宙边缘。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A.实践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