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解直角三角形一.本周教学内容:解直角三角形二.重点难点:(一)锐角三角函数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如图1,在中,为直角,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的正弦,记作;把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的余弦,记作;把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的正切,记作;把锐角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的余切,记作。图1即;2.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3.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4.三角函数值(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用计算器求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3)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性质:①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数,并且当时,,。②当角度在间变化时:正弦、正切随角度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余弦、余切随角度增大而减小,减小而增大。(二)解直角三角形1.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以外的两个已知元素(其中至少有一条边),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2.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知识如图2,在中,,图2(1)三边之间的关系:。(2)锐角之间的关系:。(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4)如图3,若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上的高于点D,设,,则。图3(5)如图4,若CD是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上的中线,则①;②点D是的外心,外接圆半径。图4(6)如图5,若r是直角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则。图5(7)直角三角形的面积①如图3,。②如图5,。3.直角三角形的可解条件及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类型4.测量中的常用概念: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水位、方向角、倾斜角等。【典型例题】例1.如图6,在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5.46米,测得斜坡的倾斜角是,求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多少米?(精确到1米,用计算器求值)图6分析:此问题归结为中,米,求AB的长。米,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6米。例2.已知:如图7,在菱形ABCD中,于点E,,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S。图7分析:在中,,已知,就相当于给了的对边AE与斜边BA的比是5:13。解:在中,,设由勾股定理得,即。例3.如图8,在中,,求AB和BC的长。图8分析:由已知条件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过点C作,则是可解三角形,可求出CD的长,从而可解,由此得解。略解:过点C作于D想一想,若例3改为:①中,,如何求AB和BC的长?②已知中,,,,如何求BC边及的面积?例4.如图9,已知在中,,求的四个三角函数值。图9解:在中,例5.如图10,已知在中,。求。图10解法1:在中,设由勾股定理,可得解法2:在中,,,;又小结:已知一个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求同角的其它三角函数值时,常用的方法有两个:利用定义(根据三角函数值,用比例系数表示三角形的边长)或同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例6.解答下列各题:(1)化简求值;(2)若(为锐角),求的值;(3)在中,,化简。解:(1)(2)(3)小结:由第(3)题可得到今后常用的一个关系式:例如,若设,则。例7.如图11,在中,,,求的值。图11分析:为求,需将分别置于直角三角形之中,另外已知的邻补角是,若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也需将其置于直角三角形中。所以应分别过点B、C向CA、BA的延长线作垂线段,即可顺利求解。解:过点B作的延长线于点D,过点C作的延长线于点E。;。又,由勾股定理,同理可求得例8.如图12,直升飞机在跨河大桥AB的上方P点处,此时飞机离地面的高度米,且A、B、O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测得大桥两端的俯角分别为。求大桥AB的长(精确到1米)。图12解:依题意,(米)答:大桥的长度约为120米。说明:如图12,一般地,。例9.如图13,某船向正东航行。在A处望见灯塔C在东北方向,前进到B处望见灯塔C在北偏西,又航行了半小时到D处,望见灯塔C恰在西北方向,若船速为每小时20海里,求A、D两点间的距离。(结果不取近似值)图13解:作,垂足为E。设海里。在中,,即。解得(海里)。答:A、D两处间的距离为海里。例10.某型号飞机的机翼形状如图14所示,AB//CD,根据图中数据计算AC,BD和CD的长度(精确到0.1米,)。图14解:如图15所示,过C作交BA延长线于E,过B作,交CD延长线于F。图15在中,()在中,答:AC约为7.1米,BD约为5.8米,CD约为3.4米。例11.如图16,,,求四边形ABDC的面积。图16分析:只需分别求出和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