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淮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1、(1)惘chōng(1分)(2)换醒唤醒(1分)(3)设问排比(2分)(4)示例:读《春》,那色彩绚丽的春花图感到春的生意盎然和无限美好;读《皇帝的新装》,那昏庸的皇帝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感到世道的荒唐可笑(用课文内容仿写,语言流畅,表现出欣喜、陶醉之情即可)2、B(2分)3、泰戈尔母爱自然人生(每空1分)4、(1)思而不学则殆(2)断肠人在天涯(3)似曾相识燕归来(4)吹面不寒杨柳风(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示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每句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5、(1)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2分)(2)删去“近”或“左右”(2分)(3)①尽量减少开汽车,倡导环保出行。②植树造林,改善环境。(答案合理即可,每条1分,共2分)二、(一)6、妙(1分)7、空间顺序(1分)山上、山尖、山坡、山腰(2分)8、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多写不得分,共2分)9、卧:①点缀②点染(各1分)表现作用:这两个“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恰当地表达出一种安逸平静的气氛,有一字传神之妙。(2分)(二)10、顺叙(1分)①女儿给母亲送礼物,②不被接受,③雕像破碎。具有连贯性,使记叙层次清楚(2分)11、(1)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万元数额巨大,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来之不易。(2分)(2)神态描写表达的感情很复杂,有感动、心酸,更是失望和恼怒,嫌女儿浪费钱,认为女儿所送的礼物不健康。(2分)12、(2分)第一次:对母亲的感激。第二次:为自己所受的委屈或不被理解而伤心。13、结局:雕像滑落破碎(1分)原因:①认为母亲不理解女儿②女儿伤心失望(2分)14、①“礼物”饱含着女儿对母亲的爱与深情;②雕像是母女分歧的导火索,体现了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冲突:母亲的现实理性与女儿的唯美感性。③起到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三)15、①经历②作动词,划(船)③通“癫”,疯狂④代词,指讲学家所说的话(共4分)16、①众人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②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每句2分,共4分)17、(3分)第二种:到河下游找,理由是石兽会顺流而下;第三种: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第四种: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18、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更不可做空头的理论家。(2分)三、19、(35分)请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