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符合题意)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D.金属的活动性大小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好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的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以用手直接拿试管C.蒸馏液体时,冷水应从冷凝管的上端进入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也可从漏斗下端流出3、现有MgCl2、AlCl3、CuCl2、FeCl3、NH4Cl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够将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A.氨水B.AgNO3C.浓NaOHD.NaCl4、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Mg2+、Fe2+、NO3-、Cl-B.Al3+、Fe2+、Cl-、SO42-C.K+、Na+、Cl-、HCO3-D.Na+、Ba2+、NO3-、SO42-5、实验室中,加入过量的下列试剂,可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的是A.NaOH溶液B.AgNO3溶液C.盐酸D.氨水6、下列反应,其产物按红、红褐、淡黄的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纯氧气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A.②③①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②③7、已知钡的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钡离子可氧化ZnB.钡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C.钡可以从冷水中置换出H2D.钡可以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Cu约6000年前约3000年前约200年前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金属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用氢氧化钡溶液中和硫酸溶液:Ba2++OH-+H++SO42-=H2O+BaSO4↓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4OH-+O2↑D.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OH-+2CO2=Ca(HCO3)29、下列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认识正确的是A.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均能通过滤纸B.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稳定存在C.溶液和胶体通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而浊液不透明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产生丁达尔现象10、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D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A1︰2B3︰2C3︰1D6︰112.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食物长时间放置后变质腐败B.燃烧液化石油气为炒菜提供热量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出现红棕色斑迹13.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生成白色沉淀B.生成红褐色沉淀C.有气泡产生D.无变化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用Cl2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B.用SO2漂白食品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D.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5.6LNH3的物质的量为0.25molB.0.5molH2的质量为1g,体积为11.2LC.40gNaOH溶于1L水中,得到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lmol·L-1D.9gH2O中氧原子数与8gO2中氧原子数相等16.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及其化合物在下列场合的使用须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锭,②制易拉罐,③制电线、电缆,④制包糖果用的铝箔,⑤用明矾净水,⑥制炊具,⑦用明矾作食物膨胀剂,⑧用氢氧化铝制胃药,⑨制防锈油漆。A.②④⑤⑥⑦⑧B.②⑤⑥⑦⑧⑨C.①②④⑤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17.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