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总复习训练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必须履行法定手续。在家庭成员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识记:1.结婚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和应履行的法定程序。2.父母或子女未履行家庭中的法定义务的,要受到道德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理解:举例说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活动:收集有关赡养父母和老人的事例,交流对依法赡养老人的认识。考点分析考点一:结婚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和应该履行的法定程序(识记)(1)结婚必备的条件。首先,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其次,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再次,符合一夫一妻制。(2)禁止结婚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禁止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有其他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3)结婚的程序。在符合结婚条件的基础上,只有经过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才是合法的婚姻关系,才能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结婚程序包括三个环节:第一,申请;第二,审查;第三,登记。考点二:父母或子女未履行家庭关系中的法定义务既要受到道德谴责,又要承担法律责任。(识记)考点三:举例说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理解)(1)父母对子女的义务:父母有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父母享有的权利:有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和继承子女遗产的权利。(2)子女对父母的义务: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享有的权利: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人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考点四:收集有关赡养父母和老人的事事例,交流依法赡养老人的认识(活动)(1)收集有关事例。(2)认识主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就是赡养扶助父母的原因和重要性,父母(老年人)在年轻时对国家、社会和家庭做出了贡献,赡养扶助父母是法定的义务,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是怎样做到赡养扶助父母,概括起来就是精神上的安慰、感情上的体贴和生活上的照顾。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王涛逃课到网吧玩游戏,爸爸对其耐心地劝导。王涛的爸爸履行了()A、对子女抚养的义务B、受教育的权利C、对未成年子女教育和保护的义务D、劝阻子女的义务2.婚姻家庭生活离不开法,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婚姻、家庭生活不需要道德规范B、合法的婚姻一定是美满的婚姻C、在家庭生活中法律的作用一定大于道德D、当道德舆论起不了作用时,法律就强制性地加以调节3.初中生小丽的父母离婚了,小丽与妈妈生活在一起,爸爸应该每月付给小丽200元生活费,但从没给过。小丽爸爸的行为()①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因为小丽的父母已经离婚②是违法的,因为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③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小丽不与她爸爸生活,她爸爸不应该付给她抚养费④是违法的,因为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是无条件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免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歌曲《常常回家看看》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因为它所体现的是()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③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④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扶助不仅表现在物质上的帮助,还表现在精神上的慰藉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5.对下图中“孝子”的言行,有下列不同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孝子”履行了赡养扶助母亲的义务B.“孝子”为母亲解决了后顾之忧C.“孝子”侵犯了母亲的人身权利D.“孝子”的言行要受到道德谴责,还要承担法律责任6.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在成都工作时,缺少一张资格证明书。陶晓光背着父亲向当时的晓庄师范的副校长索要了一份毕业证书,陶行知知道后,马上电告儿子把文凭寄回,并告诫儿子“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提醒儿子要弃虚务实。陶行知履行了()A、父母在物质上对子女养育的义务B、父母在精神上安慰子女的义务C、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的义务D、父母对子女保护的义务二、不定项选择题7.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我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