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解浮力题应注意的几点王朝华一、注意浮力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一接触已知的浮力计算题,自然会选用公式,殊不知这个公式的应用是有条件的:物体的底部不能与容器的底部密合。如果物体的底部和容器的底部密合,物体受到的浮力或者根本不受浮力。例1.如图1(a),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为,高为6cm,体积为的均匀对称的石鼓,其下底面和容器底部紧密结合,容器中水面与石鼓上底面平齐,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A.0NB.0.196NC.0.784ND.0.588N解析:此题,石鼓的底部同样是和容器底部紧密密合的,这种情况下,应将相当于以石鼓底面为底面积的圆柱体的体积除去后,再用计算,即;如水面淹没了石鼓的上面,中间部分圆柱体[即图1(b)中阴影部分]不但没有受到浮力,反而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故此时其受到的浮力为。二、注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必须明确公式各物理量的含义,不能凭经验或想当然地乱套公式。例2.有一底面积、高2dm内装1.8kg水的柱形容器,在容器内放入物体A,当A静止时,如图2所示,测得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溢出的水,求物体A的密度和A的重力()。解析:我们如果把溢出水的体积设为,那么其计算结果就不一定正确,因为中的指的是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不是被物体排出容器的液体的体积,只有在容器盛满液体的情况下,排开液体的体积才与排出容器的液体体积相等,此题的解法应该是:先判断容器中是否装满了水,然后确定物体A浸入水的体积,由此可得出物体A受的浮力。由于物体A漂浮,得,进而可得物体的质量,由和可得。三、注意分清物体所处的状态求解浮力的方法虽然很多,但许多解法(包括规律和结论)的使用也是有条件的,我们究竟采取哪种方法求解,要先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再依题而解。例3.当把一个重5N、体积是的物体浸没在水中,自由静止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分析:此题中,物体开始是浸没在水中,但最后自由静止时,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就不清楚了。因此,就不能想当然的利用进行计算。错解:错因分析:没有先判断物体所处的状态,多数同学就是凭经验在盲目的做,一看到浸没就想到物体的体积就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然后就想到阿基米德原理,因此是不正确的。正解:当物体浸没于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由此可知所以,物体将下沉,最后沉到水底,因此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物体的体积,故物体受到的浮力就等于4.9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