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考试说明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考试大纲》表述,“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歌”。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材料都是来自课外。纵观近几年来,广东中考在古诗词鉴赏题中所选的材料都是古代诗歌中知名度较高、内涵较丰富的唐宋诗、词及元曲;所选的题材来看,内容大多是山水田园诗和即事咏怀诗;从命题的角度来来,可分为:从语言运用角度设问(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对语言风格的概括);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对所抒感情的理解;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对诗歌意境的体味);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问(对修辞方法的赏析;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对表现手法的赏析)等。诗歌鉴赏步骤:(一)在背景中理解文本1、看题目,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怀古、送别诗)2、看作者,要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3、看注释,以往的经验是,高考试题中,如需要考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问题,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诉考生诗歌写作时间。考生应当细心从中揣摩出一定的内容来。(((((((((((1、疏通字面意思。特别注意典故运用以及常见文化常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倒装省略等。2、挖掘深层情感。从图景中体会其心境,进而把握其意境。诗歌鉴赏题型答题模式(三)针对问题找答案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什么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答题模式:用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再结合诗句字词具体阐释。第四种模式炼字(句)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句),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句)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句)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句)在句(诗)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2)点出所使用的手法。(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