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示例分析:•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俯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如何审题•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这则材料中主要描写了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山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的行为:也是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表面原因:“它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本质原因: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它却盲目地模仿、照搬。怎样立意1、该材料属于叙议结合的材料,审题立意应重在抓关键句抓关键句(议论部分),并以此来立意。议论部分: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2、运用抓对象法抓对象法可分别以牧羊人、孩子为对象(角度)来立意。3、当然,除此两个角度外,还可从乌鸦角度来立意,也是好的;但绝对不能选择老鹰、羊、树等对象来立意,更不能立意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牧羊人角度:孩子角度:1不要盲目模仿向强者学习者可敬2人要有自知之明模仿是创新的基础3好高务远者戒拼命追求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小结:回头看看,我们刚才是通过哪些步骤,运用哪些方法来确定这些立意的?•首先,我们抓住了(寻找)材料中描写的主要对象主要对象,确定了立意的角度有三个:乌鸦、牧羊人、小孩(一般说来,材料中有几件事或几个人,就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立意)•其次,我们抓住了能够表明对象思想倾向的语句能够表明对象思想倾向的语句,运用由结果追溯原因由结果追溯原因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材料,从中“悟”出道理,确定立意。这正是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高考真题演练:•重庆卷: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故事。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一座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突然,门被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道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跟我说‘明天见’。”“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从保安的角度:•1、可以写“善于观察日常、善于思考”•2、可以从“人情味”这个角度来提炼,因这个人是向门卫打招呼的唯一一人,颇可以从“拯救冷漠生活中唯一的温暖”的角度来概括门卫的行为。•从工人的角度:•1、颇具佛家意味的“种昔日因得今日果”,往日的微小善意,日积月累之下,亦可以变成今日的救命稻草,这是无心之善,但冥冥中自有善报。•2、“勿以善小而不为”,同样可以大做文章。•而比较稳妥的选择是从后者也即是被关者的角度来看,因为它明显更符合“整段材料”主要想说明的事情。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