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是道“坎”家长要科学引导有一位刚上初二的同学问我:怎样才能在初二年级学得更好一点?我忽然想起今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初二离高考还远,但这道作文题对于上初二年级的同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人生的道路上,初中二年级就是一道不折不扣的“坎”。“坎”,字典上的解释,一是指低陷的地方,二是指田野中自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垄状物。喻指前进路上的一道障碍。为什么说初二是前进路上的一道障碍呢?我认为,这障碍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初二同学自身。懂得打扑克牌的人都知道,扑克牌中有一张牌是“2”,它在牌中的地位是最低的,所以打牌的人称它为“烂污2”,因为它的价值实在太小了。对于初中二年级,有人也戏称它就是扑克牌中的“烂污2”,因为它在整个初中阶段最容易生出事端、惹人讨厌。这是为什么呢?初中二年级的同学,一般都是十三四岁。到了这个年龄,男同学会发现自己的“童声”起了变化,说话声音变粗了,身高和体重在快速增长。而女同学呢,也开始变成了“大姑娘”,更加喜欢打扮了。男女同学相处在一起,有时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说穿了,这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它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有人称这个阶段是“身体发育的第二加速期”,也有人称它为“人的第二次诞生”,而在习惯上,人们称之为“青春期”。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性格、体质、心理和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又有人称之为“否定期”和“危险期”。这一时期,人的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幻想丰富,但在心理上,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突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容易激动、冲动,甚至有时还会“神经过敏”,如开始注意两性关系,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有时甚至还会一厢情愿,自作多情,想入非非。这一时期的孩子对周围一切很感兴趣,甚至好打抱不平,对同学讲“义气”,讲“交情”。一些孩子还有自己的理想,但往往更多的是幻想,没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喜欢“从众”,喜欢“赶时髦”。一言以蔽之,这一时期的孩子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了向往和憧憬,但思维能力不够,容易受外界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引诱而自觉不自觉地“随波逐流”。这个时期最容易“两极分化”。如果严以律己,交友谨慎,虚心好学,从善如流,那就会大步前进,出类拔萃;如果放松要求,择友不慎,自以为是,固执己见,那就会“不进则退”,甚至一落千丈。之所以人们称初二是“烂污2”,就是因为在学校中,一些比较“后进”甚至问题甚多的学生往往出在初中二年级,这些人让同学讨厌,让老师头痛,让家长烦心,让社会担忧。1初二是道“坎”,原因就在这里。中学生“初二现象”及教育对策一、什么叫“初二现象”:北京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许燕提出“初二现象”是:“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思想道德的分水岭,学习成绩的分水岭,能力培养的分水岭。”是一道坎儿:一部分适应环境脱颖而出,一部分不适应,处于有诸多麻烦状态。二、“初二现象”有哪些表现:比较注意自己在同学、老师、亲戚、朋友心目中的形象、评价和地位。对很多事有自己的观点、认识、体会,不容易沟通,不轻易服从师长尤其是家长的指导和批评。是非观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方面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一方面不愿脱离同伴,从众心理明显。喜欢出人头地,在“应试教育”下常有紧张的感觉,在分数的压力下常有自卑的心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不少学生到了初二就学不下去。统计材料表明,全国初二的辍学率达到了10%左右。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以及说谎、寻衅闹事行为等。生理早熟,心理不成熟,青春期躁动明显。男生有时变得很小气,容易计较;初二女生相对较为成熟,又过于独立。学坏的第一步往往表现在“染头发”“男生养长发”“女生化妆”“结交陌生朋友”、“抽烟”、“早恋”等。三、针对“初二现象”学校怎么做?——宏观抓三个关键,微观注重四件事关键之一:培养一支优秀、稳定的教师队伍我们确立评价优秀教师的三个基本标准:工作态度认真,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明显。让学生敬其师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