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曹建国(226351)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幼小,知识少,他们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是第一信号占主要地位,对体育课的动作要领,术语难于理解;再加上兴奋优于抑制,但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专注于一种活动,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上好小学低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是每一位小学体育工作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本人从事低年级体育教学近二十年,认为应注意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教学语言儿童化。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平时多与儿童接触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活动内容、兴趣爱好,掌握儿童的语言特点。例如:集合整队时,教师说:“小朋友,我们比比看,哪一位小朋友保持最安静、动作最有精神?”并运用立正口诀:“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眼看前方,五指并拢,贴紧裤缝。”教师领喊前两字,学生边回答边做好动作。再如:二年级学生在练习30米跑时,教师用“看看哪个同学跑得最快、最直好吗?”这种语言,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快速跑的基本要领是直和快,而且还会使学生感到教师与自己十分接近,从而做出肯定和答复。二、教学语言形象化。提高低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质量,语言形象化也十分重要。譬如在一年级的技巧项目“象行”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根据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性地向学生提出:“同学们在哪里看到过大象”,“大象是怎么走路的?”,“今天我们就要学大象走路”,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就会模仿和练习了。再如:在教“前、后、左、右滚动”教材时,教师可用方木块和圆球在地上作滚动对比实验。学生从实验中很快明白,圆球比方木块滚得好。为了便于他们熟记要领,还可编写儿歌:“身体团起来,抱紧不放松,好像大皮球,前后来滚动”。语言形象化,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理解和掌握技术了。三、教学方法兴趣化。教法兴趣化,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譬如在教跑的练习。这个项目活动时间稍长,学生就感到枯燥无味了,但如果在跑的终点,置放一面腰鼓,要求学生跑完后马上击鼓,这样一来,低落的情趣,很快会变得热烈兴奋了。在进行“向左(右)转”队列教学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往往弄不清方向,教师下达口领后,学生分不清左、右,造成课堂混乱。于是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习惯,编出了“拿筷子的手是右方,拿碗的手是左方(左撇例外),听清后转成桌角式”的口诀。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佳。四、组织教学游戏化。游戏对低年级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为此教师借助游戏的形式,把一些本来较枯燥的锻炼内容“寓练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教学中,练习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规定距离内(如15米)跳次最少的同学得1分,其余的同学不得分不扣分,最后看哪组得分多。这样提高了学生练习兴趣,用游戏形式把枯燥的练习贯穿起来,有如把苦口的良药裹上一层糖衣,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加了锻炼身体的实效。五、动作示范规范化。儿童喜欢直观、形象和模仿。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教师准确优化的动作示范,儿童常常会发出赞叹:“老师,您真棒!”“老师做得太美,太好看啦!”再加形象生动、易懂易记的“口诀”来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就会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作的正确性。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法。它借助视觉、听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动作的教学方法。示范法是指教师,或所指定的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规范正确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通过直观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所感觉的具体形象越丰富,才会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动作的清楚概念,以至更快的掌握运动技能,达到示范法得直观教学效果。六、教学内容多样化。低年级学生不喜欢单调重复、“车轱辘”转似的练习程式,而喜欢丰富多样、手段新颖的练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的合理搭配、内容的灵活安排、形式的多样有趣,既符合全面锻炼的原则,也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例如:教材搭配上的上、下肢发展组合,球类和体操组合,游戏与比赛组合等。如果准备活动每次都是跑几圈或做做老一套徒手操,儿童就会没趣而提不起劲。教师要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