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艾滋病【教学目的】1、对的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传输途径2、增强防止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领悟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及防止艾滋病的重要性。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艾滋病的传输途径。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辅导准备】多媒体设备、图片、课件、卡片、红丝带等。【教学重点】一、引入1、学生观看濮存昕的有关防止艾滋病的公益广告。2、老师手系红丝带,让学生通过红丝带结合刚刚看过的广告引出艾滋病这个主题。3、给学生介绍艾滋病的小故事,让学生理解艾滋病的来源。4、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艾滋病病毒。5、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艾滋病,以及艾滋病的危害,其中涉及艾滋病的四期症状。二、传输途径1、观看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理解艾滋病的传输途径,并且动画视频能更加好的让学生认识到艾滋病的传输途径)2、提问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刚刚视频传达给他们的重要信息,以此让学生更加深刻记忆。3、介绍艾滋病的传输途径。三、判断1、观看学生示范(语言交流、礼节性接吻、拥抱、握手、打喷嚏、咳嗽),并让其它学生判断这些行为与否会传输艾滋病。2、老师小结那些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四、诗歌朗诵让学生上台朗诵汪国真的《热爱生命》,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朗诵的爱好爱好,还能够达成让学生珍爱生命的目的。五、提出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如果你身边就有艾滋病患者,你会怎么看待他?让学生上台讲话,体现自己的见解,最后老师讲述自己的做法。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平等的,我们应当平等看待身边的每一种人,热爱每一种人的什么。六、许下诺言1、学生代表带领同窗们宣誓,热爱生命,远离艾滋。2、贴签名。老师事先在黑板拉好红丝带,让学生集体签名,然后把便签纸贴在红丝带上。七、老师做最后总结。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