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深静脉血栓方案文献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汉川市人民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方案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涉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住院患者常见的疾病,常并发于其它疾病,为有效减少VTE的风险,对VTE做到早期识别、早期诊疗和规范治疗,以增进我院VTE防治工作的发展。特制订我院院内VTE防治管理方案,具体以下:一、成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组(一)构成组员组长:副组长:组员:(二)工作职责:1、参加制订有效的医院内VTE防止与处置方案并推动实施。2、负责院内VTE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的会诊讨论工作,并指导治疗。3、动态监测全院VTE发生病例及多发科室,协助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制订对策。4、负责全院VTE病例资料收集及整顿工作,对VTE防止与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效果评定,并提出改善方案。二、制订院内VTE防止方案1、对每位入院患者应进行VTE风险评定。具体流程参考住院患者VTE防止流程(见附件1);具体评定参考CapriniVTE风险评定表(见附件2)。2、对不同VTE危险级别的患者采用不同的防止方式,具体涉及非药品和药品防止方法。非药品涉及:(1)活动。(2)腔静脉滤器(IVCF)。(3)机械性防止办法:梯度压力弹力袜(GCS)、间断气囊压迫(IPC)装置、下肢静脉泵(VFP)。药品防止涉及:低剂量普通肝素(LDUH)、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维生素K拮抗剂(VKA)。3、鉴于抗凝防止治疗本身存在潜在的出血风险,采用药品防止性抗凝治疗前必须进行个体化评定,权衡抗凝与出血的利弊。如出现使用禁忌症或其它特殊状况,请及时邀请专业科室医生会诊。4、防止性抗凝药品使用后,一旦发生出血,应采用对应治疗方法《院内VTE防止性抗凝后严重出血的解决流程》(见附件3)。三、制订院内VTE患者的临床处置预案根据患者有无VTE的危险因素、临床体现进行临床评定。1、对DVT临床低度或中度可疑者,可进行血浆D-二聚体、下肢静脉加压超声检查;如果下肢静脉加压超声等检查发现DVT阳性,则DVT诊疗成立,立刻进行DVT治疗。2、对临床疑诊PTE的患者的诊疗按照院内急性肺栓塞的诊疗方略进行(见附件4)。对急性高危(大面积)PTE(休克或低血压)及疑难PTE患者应及时组织全院VTE多科诊疗协作组会诊,制订诊治方案。3、急性肺栓塞的治疗参考溶栓、抗凝流程(见附件5)进行。4、对临床高度疑诊VTE的患者,如果没有抗凝禁忌证,即可立刻抗凝治疗。5、溶栓及抗凝药品使用后,一旦发生出血,应采用对应治疗方法,《院内VTE防止性抗凝后严重出血的解决流程》(见附件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止的准备和时间表1、筹办阶段(8月)全院学术防止属多学科协作模式,医护一体化、诊疗、防止、治疗联合。由医疗部牵头,分管院长主导,医疗部、护理部、介入及其它临床科室负责人等职能科室构成。医院构成多学科专家参加的医院内VTE防止管理组。根据各医院状况,制订综合有效的医院内VTE防止与解决方案并推动实施。医院应定时或根据需要对VTE防止与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督导,评定实施效果并作出改善。定时对医院内各科各级医务人员举办VTE知识培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VTE的防治意识与能力。全院VTE防治管理小组构成。(见方案)2、第一阶段:首批启动科室(神经外科、骨科I、普外科I、麻醉科、重症、妇科、产科)(9月-11月)负责人:医疗部、护理部、有关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内容:20个工作日内完毕VTE关爱病房的建设3、第二阶段:全院范畴内推广VTE防止(其它科室)负责人:医疗部、护理部、有关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内容附件1住院患者VTE防止流程附件2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定表科别:床号:病案号:患者姓名:性别:年纪:入院时间:临床诊疗:评定人员签名及时间:统计/家眷签字出血风险告知医生(药品防止/非药品防止)健康教育高危(≥3分)中危(2分)低危(0-1分)危险因素评分(caprini模型)病人入院/转科/病情变化VTE高危评分(基于Caprini模型)高危评分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1分/项□年纪41-60岁□肥胖(BMI≥25)□异常妊娠□妊娠期或产后(1月)□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卧床的内科患者□炎症性肠病史□下肢水肿□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