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公布工作。2月,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普通滞后3年,本次报告公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登记资料。报告重要发现全国恶性肿瘤预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出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原则化率按照中国原则人口构造)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原则化率按照Segi's世界原则人口构造)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节人口构造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别缩小,但趋势并未变化。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节人口构造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纪别死亡率趋势相似,重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似,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重要恶性肿瘤死因。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截至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都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原则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个,西部地区87个。覆盖人口共人(涉及男性人,女性人),占全国年未人口数的21.07%,其中东部地区人,中部地区81477272人,西部地区42703745人。恶性肿瘤发病总体状况据预计,全国恶性肿瘤预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原则化率按照中国原则人口构造)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原则化率按照Segi's世界原则人口构造)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存在地区性差别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节人口构造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别缩小,但趋势并未变化。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节人口构造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纪别死亡率趋势相似,重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似,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重要恶性肿瘤死因。重要恶性肿瘤发病状况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各地区肿瘤年纪别发病率、死亡率趋势相似。肺、结直肠、胃、肝癌在东、中、西部地区均较常见,东、西部地区女性乳腺癌较常见,中部地区食管癌较常见。东、中、西部地区重要肿瘤死因均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分年纪段发病率各地区0~30岁组恶性肿瘤发病率均较低,3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快速增高,80~岁组时达成高峰,之后有所下降。各地区20~50岁组女性发病率均略高于男性,5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率显着高于女性。30岁以上年纪组发病人数快速增高,60~64岁组的发病人数最多,其后发病人数有所下降。总体而言,各地区男性、女性年纪别发病率变化趋势相似。肺癌全球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调查显示,肺癌是世界范畴内男性新发病例、死亡病例最高的肿瘤,发展中国家男性肺癌新发病例数远超排在第2位的肝癌,但在发达国家中前列腺癌已超越肺癌成为新发病例最多的癌症。我国各地区男性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排名第一,中部地地区男性肺癌年纪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最高,这可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