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国汽车市场分析报告近三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公司利润不停下降。这就迫使汽车公司不停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加,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汽车生产公司来讲,现实的可行之路就是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自主品牌、选择适合的销售模式,才可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本身的发展。我国汽车市场现状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通过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汽车产销量分别达成444万辆和439万辆,同比增加率为35.2%和34.2%,这是继加入WTO以来,国内汽车工业持续第二年实现高速增加,但大并不代表强,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左右,而我国却不到3%。汽车行业要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任重而道远。据统计,去年我国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及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有17个省(市)生产轿车,有23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在这120多家整车生产公司中,产量超出50万辆的只有2家,超出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局限性1万辆的有95家,产量1000辆下列的有70家。而在整车厂之外,又尚有500多家照样有产品资格的改装公司。在以上600多家汽车公司中,有200家左右数年来产量极少甚至是“零产量”。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内长久被压抑的消费潜能得到了集中释放,这是和汽车销售量大幅增加的基础。但随着这部分需求的释放,国内汽车需求将按照正常的趋势来发展。而从国资委信息中心的消息来看确实已经出现这种状况:从今年1至4月对13家汽车行业国有重点公司的统计表明,成品存货大幅上升。截至4月末,成品存货总值142.1亿元,上升27.9%,库存的增加迫使公司采用降价方略。但是,在通用、大众、神龙等主流厂家纷纷降价之后,市场却没有任何动静。“降价后,买的人不多,来看车、问车的人也少了。”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今年1月的月度产销状况,汽车生产总量达32.71万辆,完毕销售32.32万辆,同比增加分别达成61.31%和77.69%。轿车产销双双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今年1月份的产量已经超出了去年单月的最高产量,这与否预示着今年的车市将延续去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呢?经济型轿车占据主体地位今年以来,全国汽车产销都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汽车交易市场中近70%甚至占更大比例的人群在关注10万元下列的车型,特别是全国第三大汽车交易都市成都提供的数据显示:70%-80%的成交轿车为10万元下列车型。那么厂商们大批量投放中高档轿车是不是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记得年初采访北方汽车交易市场的郝殿英时,她曾经表达:“今年车市的热销车型还是应当集中在经济型轿车,中高档轿车的受关注程度应当会较去年有所增加,但不会立刻成为今年车市的主导车型,毕竟消费者的购置能力是相对稳定的。”网上车市总监华雪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夏利、悦达起亚普莱特、派力奥为代表的经济型家用车也同样受关注。可能是受新广本价格的影响,其它价格未做重大调节的国产中、高价位车型,除了帕萨特1.8T,已经存在被网民冷落迹象。消费者关注程度逐步下降消费者对汽车市场的关注程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较是削弱了。华雪指出:今年年初车市基本延续12月底的情形,在市场形势没有明了之前,买卖双方都自动选择了保守的解决方式,客观上减少了交易量,1月,新关税刚刚生效,但是商品车还没有规模上市,进口汽车市场行情尚不明朗,消费者和经销商都处在守望的心理,进口汽车有价无市。以至于进口汽车的网友点击也趋于下降。没有耐心的消费者对车市的关注逐步淡化。政策的出台只闻其声未见其面。许多政策出台前宣传工作很到位,但是迟迟未见政策出台。其中有关保险费率变动的政策出台后来,保险市场似乎并没有按当时预想的逐步走上正轨,反而更加混乱。由于政策法规尚需进一步规范化,使部分消费者采用观望态度等待有关政策的出台。国产车较进口车优势明显国产车在汽车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苏晖预计:这种优势将会维持相称长的一段时间。从几个都市的汽车交易市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