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情境·激趣引航在骄阳最炽热的那一刻,我感动于父亲盛夏里的一抹汗珠;在寒冬腊月刺骨的寒风中,我感动在母亲亲手缝制的温暖外套中。回眸中一个真诚的微笑足以触动心灵的感动,更何况庄重刚劲的父爱和慈祥温柔的母爱。母爱是深夜桌旁的一杯热牛奶,母爱是布满星星的晨曦中母亲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父爱是时常扎痛我脸颊的坚硬胡茬,父爱是父亲打我以后那落得满地的烟头,父爱是心中不倒如山沉默无言的严肃背影。母爱如水,涓涓地流淌过心田;父爱如山,巍巍地耸立于心间!2新知识·预习探索目标定位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涵,领会真挚亲情,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3.领会诗歌“诗缘情而绮靡”的意义,学习诗歌的抒情艺术。4.体会诗歌抒情的语言特点,训练语感,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基础导练1.正字音蝙蝠..()()庇.护()嫣.红()踱.步()新酿.()荻.花()砧.声()辽夐.()颤颤.抖颤.栗号哀号.号.角纤纤.细纤.夫biānfúbìyānduóniàngdízhēnxiòngchànzhànháohàoxiānqiàn2.辨字形嗽漱荫阴嫣蔫辫辩咳嗽漱口荫蔽树阴嫣红蔫了辫子辩证3.积词语⑴辽夐:________________。⑵声嘶力竭:________________。⑶尔虞我诈:________________。⑷呼天抢地:________________。⑸捶胸顿足:________________。⑹汗牛充栋:________________。⑺天方夜谭:________________。辽远、广阔嗓子喊哑,力气用尽,形容拼命叫喊、呼号彼此猜疑,互相欺骗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痛用拳头打胸部,用脚跺地,形容非常焦急、懊丧或极度悲痛的样子形容书籍很多比喻虚妄荒诞的言论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1)简介: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诗论家、学者、民主战士。原名亦多,又名家骅,字友三、友山。湖北浠水人。1946年7月15日发表《最后一次演讲》,当晚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成就:新月派代表诗人。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集有《红烛》《死水》等。(2)简介:刘半农(1891~1934),原名刘复,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地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中国新诗的开拓者、白话文的倡导者,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成就:诗集《扬鞭集》和《瓦釜集》。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他还倡导文学作品的分段和运用新式标点,并创造了“她”“它”二字,沿用至今。(3)简介:痖弦,本名王庆麟。河南省南阳人。成就:在写作生涯早期,提出“新民族诗型”的观点,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诗歌的声音的《秋歌》可看作是对这一观点的实践。主要作品:诗集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痖弦自选集》《痖弦诗集》等。(4)简介:江非,本名王学涛,1974年生,山东临沂人,是中国“70后诗人群”代表诗人之一。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驻校诗人,也是中国首位驻校诗人。主要作品:代表作有《傍晚的三种事物》《水是怎样抽上来的》《中秋节》《到北方去》《一只蚂蚁上路了》等。2.相关知识(1)撼人心魄的舐犊深情——《也许——葬歌》这首诗的主人公就是闻一多年仅四岁的长女闻立瑛。据说她相当聪敏,当时已识不少字,只是身体虚弱单薄,闻一多对她怜爱至极。1926年夏,闻一多在北京不堪时任校长挤兑欺凌,愤然辞职南归,携病中女儿上路,一路折腾,返回老家浠水时,孩子病情加重。但为生存,闻一多又不得不离家求职,在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训导长。期间,病中的立瑛经常呼唤“爸爸,爸爸”。闻一多得知后却抽不出时间回家看望孩子,只能寄一张照片回家。立瑛看着照片边叫边哭,并于同年冬天不幸夭折,至死也没有再见到她的爸爸。等闻一多赶回老家时,见到的只是萋萋墓草。(2)浓烈思乡情,自然田园风——《一个小农家的暮》此诗写于1921年的伦敦。1920年,在文学革命初战告捷的时候,刘半农这位为它“很打了几次大仗”的战士却携妻将雏,告别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到欧洲攻读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