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入选共16位作家,其中获得文学界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的共有6位,其余10位或是某文学流派的宗师,或是世纪性的大师和泰斗,他们都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引领或丰富世界文学的发展,这些选文都是世界思想、审美和语言艺术的巅峰,教学如入精神圣地,让灵魂接受洗礼。高扬杰作的真正价值时,心灵空间、人文视野一一拓展。小说类型国别作家流派成就话题《桥边的老人》短篇美国海明威*迷惘的一代1954诺*《墙上的斑点》短篇英国伍尔夫*意识流叙述《炮兽》长篇节选法国雨果浪漫主义*《安东诺夫卡苹果》短篇俄国蒲宁*印象派1933诺场景《丹柯》短篇节选苏联高尔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炼金术士》长篇节选巴西戈埃罗*象征主义主题《娜塔莎》长篇节选俄国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素芭》短篇印度泰戈尔现实主义1913诺人物《清兵卫与葫芦》短篇日本志贺直哉*白桦派文化勋章*《在桥边》短篇德国伯尔*不顺从文学1972诺情节《牲畜林》短篇意大利卡尔维诺*新小说派*《半张纸》短篇瑞典斯特林堡*表现主义结构《山羊兹拉特》短篇美国辛格*新小说派1978诺*《礼拜二午睡时刻》短篇哥伦比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1982诺情感《沙之书》短篇阿根廷博尔赫斯*魔幻现实*《骑桶者》短篇奥地利卡夫卡*表现主义虚构现代小说的特征:怪诞的变形人物的符号化时代和环境的淡化情节的非逻辑性和魔幻性•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划分单元,依次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四个板块: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链接。•每个单元的阅读部分选两篇小说,一篇精读,一篇略读。小说基本元素的理解小说基本元素的理解叙述、场景、主题、人物、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情节、结构、情感、虚构11、虚构、叙述、结构、虚构、叙述、结构::22、人物、情节、场景:、人物、情节、场景:33、主题、情感、主题、情感::小说的形式小说的形式小说的内容小说的内容小说的思想性或社会价值小说的思想性或社会价值第一单元:叙述《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和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冰山理论:海明威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25-1941.3.28)是一位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她在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刚开始是为《时代文学增刊》写作。在1912年她和雷纳德·伍尔芙结婚。伍尔芙被看作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人们甚至认为她革新了英语本身。她在她的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有人在一篇评论里讲到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